「媽寶病」怎麼來?精神分析專家:是父母想繼續抓住孩子

▲寶寶,嬰兒(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媽寶病」可能原因是父母懷念年幼的小孩,想繼續抓住孩子。(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文/朴又蘭

摘自/悅知文化《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

在女兒進入青春期的那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經常看著女兒年幼時的照片,想再次感受她當時惹人憐愛的模樣。替孩子選購衣服時,也會不知不覺拿起比實際尺寸小一號的衣服,接著,才猛然驚覺:「唉,原來我正經歷著所謂的失落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女兒成長的速度比同儕們快,隨著身體發育的成熟,也逐漸擺脫稚氣的模樣,原本臉上可愛、撒嬌的笑容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冷淡與漠然。種種跡象都在對我傳遞一個訊息:「我不再是小孩了。」而我卻沒有意識到這點,還不斷地從記憶中回想她兒時的模樣。這樣的行為,正是我在哀悼女兒的可愛無法倒帶的失落感。

人的一生,就是不停地經歷各種大大小小的失去。有哪些方法適合哀悼這些失落呢?面對即將失去的東西,父母總是採取防守的態度,而非坦然面對。

他們試著在精神方面與孩子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或者與漸行漸遠的孩子製造衝突,例如,指責孩子:「你以前都不會這樣,為什麼現在變了一個人?」否定、批判孩子內在出現的各種變化,進而引起孩子的罪惡感。有些夫妻或家人會一邊回想孩子兒時的模樣,透過聊天,藉此追悼內在的失落;也有父母抱持著感恩的心,接受孩子逐漸長大成人的模樣。

之所以出現「媽寶病」、「公主病」這類詞彙,原因在於父母想繼續抓住孩子。這也是依存關係的另一種面貌。或許我們的一生,就是不斷經歷失去與哀悼的過程。適當地回味失去的東西,可以讓人生輕鬆一點、舒適一點。懂得失去,也是一種守護自我的方式。

▲▼《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獻給世上所有女兒、母親、女性的自我修復心理學》。(圖/悅知文化)

★本文摘自悅知文化《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獻給世上所有女兒、母親、女性的自我修復心理學》,作者朴又蘭,精神分析專家。韓國上市一個月,熱銷20,000本,現在開始,是母親和女兒都要「活出自己」的時代。獻給無形之中受傷的女兒,以及無意造成傷害的母親,一帖溫柔的處方籤,願妳們不再感到匱乏而能感覺到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