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緯指三接遷移讓減碳進程受阻 重啟核四非解方

▲▼桃園大潭藻礁。(圖/記者林振民攝)

▲趙家緯指三接遷離讓減碳進程受阻,圖為桃園大潭藻礁。(圖/記者林振民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中選會今(18日)舉辦第二場全國性公民投票意見發表會,長期投入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研究的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擔任反方代表,他說,自己以學者社會責任反對三接遷離,這不是保育與開發的衝突,因為天然氣扮演能源轉型橋接角色,台灣若要推向非核減煤目標與進程,就要拉高讓天然氣發電佔比,三接遷移將讓減碳進程大幅受阻,且重啟核四絕對不是藻礁解方。

四大公投案將在12月18日投票,中選會今天舉行第二場意見發表會,針對公投第20案進行正反方表述,題目為「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也就是三接對大潭藻礁影響性,正方為律師蔡雅瀅,對上反方代表趙家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桃園大潭藻礁。(圖/記者林振民攝)

▲桃園大潭藻礁。(圖/記者林振民攝)

趙家緯表示,自己過去15年間,以學者身份投入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研究,今天以學者社會責任,希望研究資料能被周全解讀與妥善分析,比較可惜的是,蔡雅瀅律師稍早針對海象的質疑與推估,很多是引用中興大學莊秉潔教授的分析,但莊秉潔現在已出面支持外推方案,故應該尊重學者的評估與分析。

不過,對於經濟部長王美花上週提到在此案投下反對票,是因產業發展與用電需求,趙家緯強調,這絕對不是這次公投案最重要考量,還要思考台灣已經走過經濟與環境對立年代,會呼籲大家站出來投下不同意票,是因為這不是保育與開發的衝突,而是不同環境下的取捨,因為天然氣供應量增加,是目前削減燃煤發電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選項。

▼ 趙家緯反三接遷離。(圖/記者許敏溶翻攝)

▲▼ 趙家緯反三接遷離。(圖/記者許敏溶翻攝)

趙家緯指出,台灣若要推動非核減煤,就要讓天然氣發電佔比從36%提高到50%,同時想辦法讓燃煤鍋爐改為燃器鍋爐,根據他自己估算,就算在低的用電量下,預估未來天然氣成長量會到達4成左右,為滿足4成供給量,當初由環團、政府與產業及學界代表共同參與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內,要把2050年時把天然氣供應量增加為2620萬噸,而要達成這個目標,不是光靠第三接收站,還要有其他接收站,只是一旦把三接供應量拿早,就無法在2025年滿足供電需求。

若無法滿足上述需求,趙家緯分析,經濟部估算比較悲觀,將影響137億度的發電量,他個人估算比較樂觀,約是100億度,但這將導致燃煤發電量增加,中火燃煤機組無法提前除役,也代表450萬公噸的排碳量增加,也是未來減碳需求的20%以上,導致燃煤發電降幅不如預期,減碳目標也會大幅受阻。

趙家緯在2020年,跟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發表台灣第一個針對台灣「淨零路徑」研究,趙家緯表示,在淨零過程中,台灣天然氣還是會持續成長,在2035年後開始減少,到2050年時,需求量為目前10分之1,但在這段時間過程中,要注意天然氣橋接角色,而不是無視於未來15到20年增加的需求,唯有搭配天然氣搭配綠電,才能迅速減煤。

趙家緯也以能源轉型的先驅、德國為例,2022年非核,2030年淘汰燃煤,天然氣為能源轉型的必備選項,德國能源部長甚至直言,若不以天然氣為橋接能源選項,就會延長燃煤使用。

趙家緯指出,對於非核減煤願景,曾被對核能支持者質疑,仰賴天然氣會有國安疑慮,所以政府規劃,天然氣安全存量天數,從原本7天,2025年要提高到11天,2027年要達到14天,但在這過程中,就需要新的儲槽與接收站,特別是大潭接收站,三接可以健全台灣供氣網絡與確保供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