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社會住宅照顧弱勢優先!台灣卻變青年住宅

積極推動公共住宅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也主打青年族群,喊出捷運沿線蓋5萬戶青年住宅。(圖/記者陳宏昇攝)

《韓式居住正義》系列報導三

文/蔡百蕙、賴映秀

「台灣的社會住宅太貴了,變成青年住宅,還要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年輕人才住得起!」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副召集人陳美鈴說,台灣的社宅平均租金只比市價便宜二到三成,還只保留了10%給弱勢戶,在她眼中,社會住宅在台灣已經變調,成了青年住宅,「因為年輕人才是選舉的主力。」

在社會住宅的推動上,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主張向韓國學習,重要關鍵之一,正在於優先保障弱勢的設計,不僅多數的韓國社宅無租期限制,租金也按收入水準,從市價的三折起跳。反觀台灣,以捷運龍山寺站聯開宅為例(▼圖/資料照),租金從1萬7到2萬8不等,「還要有錢的年輕人才住得起。」

首爾市長朴元淳的重要住宅政策顧問、首爾研究院長金秀顯表示,「台灣的社會住宅是給年輕和經濟狀況還算不錯的族群,但韓國主要是為服務經濟弱勢者,」因此剛開始都在衝高社宅存量,直到近幾年,才開始納入一些收入條件比較好的以及年輕人,「最弱勢的最沒有聲音,但如果要政治正確,可以優先照顧年輕人和中產階級,他們的潛力比較大。

▼首爾研究院長金秀顯。(圖/記者賴映秀攝)

然而,即使將中產階級和年輕人納入了社會住宅照顧對象,首爾仍努力壓低租金水準,「多數首爾市社會住宅的租金水準,差不多是市場行情的一半,相信是相當可負擔的。」金秀顯說。

由於市場租金上漲快速,約每2年就調漲一次,每次漲10%到20%,社會住宅的租金卻受到嚴格的控管,新的社會住宅一開始只比市場行情便宜2成,但之後每2年的漲幅不得超過5%,金秀顯表示,「所以長期來講,就可以比市價便宜到近5成。」

問到首爾經驗可提供台灣的參考,金秀顯指著一幅掛在他辦公室牆上的首爾照片表示,上面是1929年的首爾,下面則是2009年的首爾,從中可看出首爾80年前後的變化有多大,「許多發展中的國家,越南、緬甸等等,試著依首爾模式,想變成首爾,只看到下面2009年的首爾」,但更應該了解的是,80年來,首爾經歷的長久獨裁統治和貧窮等社會經濟議題,「未來是奠基於過去」。

▼1929年的首爾與2009年的首爾對照。(圖/記者賴映秀攝)

金秀顯強調,邁向未來之路應該在過去中尋找,意即首爾有自己的發展方式,發展出和西方不同模式的社會住宅,基於台韓過去數十年來類似的國家發展模式,「台灣當然可以參考採用首爾模式,但我建議找到自己的方式。」

▼首爾社會住宅。(圖/記者賴映秀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