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中年危機OUT 攝護腺癌男性癌症第6位...PHI檢測精準度高

▲花蓮醫院泌尿科陳鼎源主任表示,攝護腺健康指標(PHI)偵測攝護腺癌的臨床特異性增加三倍之多。(圖/記者王兆麟翻攝,下同)

花蓮醫院泌尿科陳鼎源主任表示,攝護腺健康指標(PHI)偵測攝護腺癌的臨床特異性增加三倍之多。(圖/記者王兆麟翻攝,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112年衛福部公布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死亡率,攝護腺癌位居男性癌症第六位,男性過了50歲,容易攝護腺肥大及攝護腺發炎,甚至罹患攝護腺癌,年紀愈大、罹病風險愈高。中年男性因為工作壓力、家庭責任,常忽略自身健康,再加上抽菸、喝酒,或工作久坐久站等生活型態,加劇健康惡化。

PHI是攝護腺健康指標 (Prostate Health Index;PHI)是臨床用來區分良性攝護腺疾病與護腺癌的新一代指標,可大幅提高攝護腺癌篩檢的準確性。攝護腺健康指標(PHI)藉由PSA、free PSA、p2PSA三種指標計算而出,可用於評估風險,也利於判定罹癌機率,PHI分數越低,罹癌風險也越低,分數越高,相對罹癌風險也越高。

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泌尿科陳鼎源主任表示,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及游離型攝護腺抗原(freePSA)已經在臨床上使用多年,雖可篩檢出可能的攝護腺癌患者,但最終仍要靠切片手術得到確定的病理診斷,才能幫患者進行進一步治療。由於很多病患不願接受切片手術,即使切片也並非百分之百能切到病灶,所以面臨PSA超過正常值,且持續偏高的患者,就可以考慮使用PHI來判斷其罹癌之風險高低。相較於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攝護腺健康指標(PHI)偵測攝護腺癌的臨床特異性增加三倍之多。

▲花蓮醫院泌尿科陳鼎源主任表示,攝護腺健康指標(PHI)偵測攝護腺癌的臨床特異性增加三倍之多。(圖/記者王兆麟翻攝,下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鼎源主任提醒,有小便無力、頻尿、急尿及夜尿等排尿症狀或不明原因骨頭疼痛請務必就醫及早診治。

PHI血清檢查適用於PSA介於4.0 ng/ml至10.0 ng/ml間者、尿液分析及臨床症狀已排除攝護腺感染或發炎、肛門指診無異常、五十歲以上,或未滿五十歲但有攝護腺癌家族史。因此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二年應檢查PSA並搭配肛門指診,目前也有最新的PHI(攝護腺健康指數)抽血檢驗攝護腺癌,研究指出,PHI檢測的精準度是一般篩檢的3倍,輔助臨床診斷,也有效減少約3-5成非必要性切片。
 
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泌尿科陳鼎源主任提醒,攝護腺癌危險因子以:年齡≧50歲、家族史、肥胖、高糖分飲食與環境等等,非單一因子造成,若民眾察覺自身有下列異常症狀;小便無力、頻尿、急尿及夜尿等排尿症狀或不明原因骨頭疼痛請務必就醫並遵循醫師指示,及早診治。

04/24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57 3 420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