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賴清德投書外媒3重要意義 呼應國際期待「再保證」

▲▼ 賴清德主持民進黨立委提名記者會-賴清德。(圖/記者黃克翔攝)

▲賴清德投書外媒,黨政人士解讀有3個重要意義。(資料照/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5日以「我保衛台海和平的計畫(My Plan to Preserve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為題,投書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引發國內外政壇關注。一名熟知外交的黨政人士分析,此次投書彰顯3個重要意義:回應國際社會對「穩健政策」的期待、提出「再保證」,同時彰顯與國際對話、合作的能力與決心;黨內人士直言,相較兩位在野黨總統參選人拋出重啟服貿、九二共識主張,「一個前進未來,兩個回到過去」。

《華爾街日報》為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社,曾刊登多位美國、日本、歐洲等地國家元首的評論,包括美國總統拜登任期內已三度投稿該報社。賴清德則透過該篇投書,闡述重要政見「和平繁榮四大支柱(Four pillars for peaceand prosperity)」,包括:建立台灣的威懾力、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與全世界民主國家建立夥伴關係、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

賴清德在文中直指「中華民國」表示,面對著持續升高的軍事與經濟挑戰,維持務實及一致性的兩岸政策是自己的首要任務,將努力不懈地捍衛兩岸的現狀,因為維持兩岸現狀是符合中華民國與國際社會的最佳利益,他將會以穩健的策略,帶領國家走過這顛簸詭譎的大浪,也不排除在對等、尊嚴且沒有先決條件下,與對岸展開對話。

時值國民黨、民眾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柯文哲近期紛紛呼應「重啟服貿談判」主張之際,賴清德也透過該篇投書,再次強調自身「維持務實及一致性」的兩岸政策。黨政人士直指,在此時間點發布該篇投書,有3個重要意義,首先是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深受國際矚目,特別在五月G7峰會後,國際社會對於台海必須維持安全穩定現狀、反對任何單邊主義行徑,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下任台灣總統能否持續確保既有的穩健政策,將是國際關注的重中之重。

此外,黨政人士表示,第二個意義是,賴清德投書的內容,可被視為台灣呼應國際社會期待的「再保證」,尤其近日在野黨參選人面對經濟上在全球「去風險」主流,卻拋出「重啟服貿」倡議,政治上則出現接受北京政治前提「九二共識」的主張,不僅引發台灣人民的疑懼,也升高台海不確定的風險,進而使國際社會感到憂心。他表示,這個時候,執政黨的總統參選人聲言要透過「四個支柱」來確保現狀的穩定,形同是台灣回應國際社會期待的「再保證」。

最後一個意義則是,黨政人士說明,該篇投書同時展現台灣與國際對話、合作的能力與決心,過去8年,台灣從過去一中市場的依賴者,轉變為全球供應體系的關鍵角色;在地緣與國際角色方面,也經由對區域穩定及對全球各種議題協力的主動貢獻,取得相當地位。他說明,台灣領導者的必備條件是,要能與國際對話、合作,相較之下,提出四個支柱、堅定地展現與國際合作態度的賴清德,顯然是幾位參選人當中,唯一準備好的。

另一方面,黨內人士表示,在國際聚焦關注台灣的此刻,民進黨的總統參選人呼應了國際對確保台海維持現狀、致力降低風險的努力,然而,侯友宜近期提出恢復4個月役期政見,恐惹怒美方,柯文哲則是公開與美國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隔空交火,兩位在野黨的參選人,一個在重啟服貿,一個在重返九二共識,對比賴清德,「一個前進未來,兩個回到過去」。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立委羅致政亦撰文指出,對於國家安全的三大支柱,侯友宜的立場是「政治上,接受九二共識;經濟上,重啟服貿談判;軍事上,恢復四月役期」,如此明確的戰略選邊,誰敢說侯的立場模糊、不知所云?侯已經為他的美國行,自己先提出了幾道必考題,至於他準備的答案能不能被國際社會認同甚至接受,讓外界繼續看下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