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宏避免美中台問題 陸學者:不願歐洲被拖入非自身的危機

▲▼法國總統馬克宏訪問中國。(圖/路透)

▲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年4月訪問中國。(圖/路透)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接受CNN專訪,談論了對臺灣問題、法國與中國以及美國關係的看法,並再次強調了歐洲戰略自主的重要性。陸官媒《環球時報》今(27)日也釋出多位中國專家分析,認為馬克龍的言論反映出歐洲不願被美國拖入不屬於自己的危機中。

該文首先指出,關於台灣問題,馬克宏在CNN專訪中表示,贊成「維持現狀」。對於中美兩國的關係,法美是「價值觀」一致的北約盟友,但法國同樣也希望與中國建立儘可能好的關係,並且與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危機等全球挑戰上進行合作。他認為,「應對不平等、貧困、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離開中美合作是行不通的。」

這已經不是馬克龍第一次就台灣問題、歐洲戰略自主問題發表看法。今年4月結束為期3天的訪華之行後,他向媒體表示,歐洲必須加強戰略自主,頂住成為「美國追隨者」的壓力,並避免捲入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對抗。訪問荷蘭期間,他重申上述立場,表示法國支持一個中國的政策沒有改變。在巴黎航展期間呼籲歐洲國家在空域防禦方面尋求更多獨立性,主張不要過度依賴美國。

馬克宏的發言引起正反衝擊, 法國新聞廣播電台評論稱,馬克宏的言論之所以引發美國的不滿,主要是因為削弱美國對中國的威懾,破壞美國對歐洲的支持。但在歐洲,也有認同馬克龍觀點。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2日與法國總統馬克宏會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2日與法國總統馬克宏會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7日公佈一份調查報告顯示,62%的歐洲人認為,他們的國家應該在美國和中國就台灣問題發生的任何衝突中保持中立。結果顯示,大多數歐洲人(74%)希望看到歐盟減少對美國的安全依賴,並投資自身防務建設。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分析,馬克宏在接受CNN採訪時依然堅持之前的觀點,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歐洲人的想法。他的核心觀點是,歐洲不能陷入中美對峙,其後果是無法承受的。

丁純指出,歐洲要追求戰略自主,一方面是因為無法保證美國能夠一直給歐洲提供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歐洲也不願被美國拖入不屬於它們的戰爭中去。此外,歐洲也知道,其自身發展、綠色能源以及全球熱點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中國,這也支撐了他們不盲從美國的想法。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分析,馬克宏主有兩個基本點,一是他認為多極化發展不可避免,二是歐洲要成為「第三極」,服務於自身利益,不做其他力量的附庸。

崔洪建還表示,歐洲一旦擺脫對美國的依附,以後在處理對華問題時就能更全面、更客觀,有利於中歐增進互信。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