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保存最完好「恐龍蛋化石」出土!內藏完整胚胎 捲曲呈破殼姿勢

實習記者丁玟華/綜合報導

科學家發現至少6600萬年前且保存完好的「恐龍胚胎」化石,這個胚胎呈捲曲姿勢,就像雞正準備從蛋中孵化一樣,讓科學家進一步了解恐龍胚胎孵化前是如何活動的,以及與鳥類的關係。

▲科學家發現6600萬年前的恐龍化石。(圖/翻攝自iScence官網)

▲科學家發現至少6600萬年前的恐龍胚胎化石。(圖/翻攝自iScence官網)

根據《衛報》報導,這塊化石是在中國南部贛州市發現的,屬於一種無牙的獸腳亞目恐龍,或稱偷蛋龍(oviraptorid,一種小型獸腳亞目恐龍),目前典藏於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伯明罕大學研究人員在《iScience》上表示,這是有史以來發現最好的恐龍胚胎之一,並將它取名為「Baby Yingliang(英良貝貝)」。

近百年來,科學家已發現不少恐龍蛋和巢穴,但處於蛋殼內的胚胎化石卻非常罕見。這隻恐龍胚胎化石的頭位於身體下方,腳放在兩側,身體背部沿著蛋的鈍端蜷縮著,從頭到尾總長度估計為27公分,蜷曲在一個長度為17公分的長形蛋化石中。這種姿勢與現代鳥類的胚胎極為類似,但在以前的恐龍胚胎化石中從來沒見過。

▲▼    0

▲研究推測英良貝貝當時被土石掩埋時已快孵化。(圖/翻攝自@SteveBrusatte Twitter)

研究人員指出,鳥類在孵化前會有一系列的收縮姿勢,即會彎曲身體,把頭伸到翅膀下面,但未能完成這種姿勢的胚胎,孵化失敗並死亡的機率就很高。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已成型、幾近破殼而出的恐龍胚胎約在7200萬到6600萬之間,可能是因為一場突然其來的土石流掩埋了蛋,保護它未受食腐動物的侵害。

恐龍蛋化石並不罕見,但含有胚胎的就更少見,加上這類恐龍胚胎的骨骼結構非常脆弱,即使被包裹覆在蛋殼裡,也很難保存,這應是人類史上首次觀察到恐龍的胚胎,以類似鳥類的姿態蜷曲在蛋殼中。

研究作者之一、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杰倫尼斯基(Darla Zelenitsky)即讚嘆表示,這個恐龍胚胎是他們見過最美麗的化石之一,「我投入恐龍蛋研究已有25個年頭,但從未見過類似的東西。」該團隊希望使用先進的掃描技術,對胚胎進行更詳盡的研究,包括完整骨骼成像,因為身體的一部分仍被岩石覆蓋。這項研究於12月21日發表在《iScience》雜誌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