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脫貧(三)攻堅隊的日常 北大博士常超:白加黑、五加二

▲▼甘肅,脫貧,扶貧。(圖/記者曾俊豪攝)

▲甘肅廣河縣街頭景觀。(圖/記者曾俊豪攝)

記者曾俊豪/甘肅報導

為了讓「脫貧攻堅」更有效率,大陸官方改變策略,從過去大範圍的財政補貼轉為「一戶一策」的脫貧計畫,替當地貧困戶量身訂製脫貧措施,「精準扶貧」的做法也比過去更需要人力。以廣河縣紅星村為例,當地有一支「精準脫貧敢死拚命攻堅隊」,隊員從政府單位借調駐村,甚至國台辦也派員下鄉。

今年33歲的常超擁有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原本是國台辦新聞局的主任科員,去年九月到廣河縣紅星村掛職擔任「第一書記」。他表示,當地生活作息都很早,平時大約六點半、七點就要起床,跟著脫貧攻堅隊員一起到各家各戶拜訪。在工作沒什麼休息時間,「白加黑、五加二」是常態。

常超指出,當地貧困的原因是自然條件,再來則是特殊風俗,導致外出打工的人很少。一開始投入扶貧工作,費了不少功夫融入當地居民生活,駐村的這一年來,開導村民外出工作增加收入,也為孩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逐漸改變教育水準較低的狀態,當地甚至有大學生考上重點大學。

▲▼甘肅,脫貧,扶貧。(圖/記者曾俊豪攝)

▲甘肅廣河縣紅星村「第一書記」常超。(圖/記者曾俊豪攝)

事實上,為了提升效率,大陸官方近年力行「精準扶貧」戰略,以紅星村為例,他們成立「精準脫貧敢死拚命攻堅隊」,隊員也就是「幫扶人員」的角色近似於台灣社工,必須追蹤貧戶,解決其生活上面臨的各種困難。

任職於廣河縣台辦的妥麗玲也是脫貧攻堅隊的成員之一,她表示,過去大陸中央採取「大範圍扶貧」,容易出現資金來了卻沒有人跟進的情況,現在則強調「精準到位」,當地貧戶每一戶都有安排成員追蹤。

▲▼甘肅,脫貧,扶貧。(圖/記者曾俊豪攝)

▲妥麗玲(左一)與其他脫貧攻堅隊員合照。(圖/記者曾俊豪攝)

妥麗玲指出,脫貧攻堅隊員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經常跟農戶交流,才能瞭解具體問題,像是資金、生產技術、小孩上學,甚至家人生病等,進而「量身定制」,為每一戶家庭想出解決方案。

廣河縣政府統計,國台辦幫扶當地已有23年,協調實施100多個項目,投入各類資金達4000萬元(單位:人民幣,以下同);幫助修建學校49所,解決近3萬名學生就學問題;修建人飲工程28處,提灌工程9處,解決2.3萬多人飲水困難。

▲▼甘肅,脫貧,扶貧。(圖/記者曾俊豪攝)

▲當地村民改飼養牛羊增加收入。(圖/記者曾俊豪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