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司改12大重點一次看! 與18年前差別報你知

▲▼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10日上午召開第六次會議,由總統蔡英文親自主持。(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10日上午召開第六次會議,由總統蔡英文親自主持。(圖/總統府提供)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10日上午召開第六次會議,由總統蔡英文親自主持,致詞時提出四大改革方向;會後由司改會副執行秘書林峯正召開記者會,進一步說明會議中歸納的12大重點,且公布總結會議訂在8月12日於總統府舉行。

針對司法改革,蔡英文今天提出四大方向:首先,法庭的透明化和裁判書的親民化;第二,法官和檢察官進用和淘汰機制的改革;第三,打造專業與中立的司法體系,以及第四,建立人民參與審判的制度。

在經過4個小時的會議後,林峯正下午召開記者會指出,會議歸納出共12大重點,分別為:「推動人民參與司法制度」、「強化公開透明的司法」、「改善法律專業人才的養成及進用」、「打造專業與中立的司法體系」、「監督淘汰不適任司法人員」、「完善證據法則與救濟無辜」、「保護隱私及弱勢群體的權利」、「建立保護兒少的機制」、「有效打擊犯罪與檢討刑事政策」、「實踐修復式正義」、「貼近社會脈動的法學與法治教育」、「防杜濫訴與增進司法程序的效率」。

一、推動人民參與司法制度

首先,在推動人民參與司法制度方面,由於稍早有媒體誤解為「參審制」。對此,林峯正表示,參審制有固定意涵,除了陪審制以外的另一種制度,「我們並沒有一定的原型,一定要參審或陪審,但是確定要人民參與司法」。

林峯正強調,人民參與司法制度是優先推行的司改議題,而司法院已經在研擬適合台灣的制度,要讓「國民法官」儘快走入法庭」。

二、強化公開透明的司法

另外,林峯正也提到,總統有強調,相關的司法資訊,好比起訴書、判決書等,用語都要通俗,而相關的司法資訊也要更公開透明,數位公開應用也都得符合社會需求。

三、改善法律專業人才的養成及進用

再者,林峯正表示,在選取怎樣的人來擔任法官、檢察官,從源頭選取制度上應該要做全盤的規劃;過去法官、檢察官、律師考試,對考生來說疲於應試,不僅辛苦也浪費資源,未來會變成多合一考試,「就是說基本的法律人的資格考試,考過這個試之後,可以擔任法官檢察官律師甚至法治內的公務人員」。

林峯正表示,這是很基本的改革,接下來國家也會提供一年期的共通培訓,特別是擔任法官的養成期要拉長,以回應外界對於法官缺乏社會歷練的批評與弊病,「往後養成期要拉到5年以上,5年以內並不會獨立辦案」。

四、打造專業與中立的司法體系

在監督方面,林峯正表示,大家都批評監督不夠確實,不過民國100年時有通過法官法,也有法官評鑑制度,但被認為不夠到位,而現在也在進行檢討,未來希望讓外部的委員,也就是非檢察官、法官的委員更多,讓評鑑可以更符合社會的要求。

在政治干預的問題上,林峯正表示,這是台灣長期必須要面對的,在司法體系檢討的如何要如何來回應,也是司改的重點,至於相關的細節也尚在規劃中。

五、監督淘汰不適任司法人員

在不適任的司法人員方面,則需要有效的「監督與淘汰」機制來把關,而上述中林峯正也已經提到,未來法官、檢察官的評鑑制度,將會加強它的效能與權限,讓人民能夠真正信任這個評鑑機制。

六、完善證據法則與救濟無辜

林峯正提到,外界常批評法官濫用「自由心證」,這原因出在物證不夠清楚、鑑識的司法科學應用不夠徹底,而讓法官自由心證的空間裁量放大,「就是要完善證據法則,把各個訴訟法的證據規定,回到共通的證據法則,也就是要重視證據」。

七、保護隱私及弱勢團體的權利

由於外界對於「偵查不公開」所有批評,不該出現的資訊出現,這部份就是司改的其中一項重點。林峯正表示,這也是在保障特定群體的基本人權。

八、建立保護兒少的機制

在兒少保護機制上,林峯正表示,這在某個程度而言,也是需要被高度保護的,包括少年現在有誤觸法罔者,過去有矯正學校,但目前執行起來有大小不一的狀況,也被外界所批評,「希望針對外界指出,以及外部的問題一併來改善」。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副執行秘書林峯正。(圖/記者陶本和攝)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副執行秘書林峯正。(圖/記者陶本和攝)

九、有效打擊犯罪與檢討刑事政策

林峯正坦言,這是老生常談的議題,主要在於法務部的職權,目前也提出滿詳細的規劃,這也是社會安全網的一環。

十、實踐修復正義

在實踐修復正義方面,也如林峯正上述,主要為了在司法中保障特定群體的基本人權,所納入的重要方向。

十一、貼近社會脈動的法學與法治教育

林峯正表示,司法問題常因為法學教育不貼近社會,這在分組會議討論中,有希望司法院、法務部、教育部可以共同來解決。

林峯正強調,在公民法治教育方面,執行成效大家有一些不同看法,在現階段法治教育是不能等的;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在於,既然要引進人民參與審判,公民法治教育如果不加強,把人民丟到法庭當法官,「這會發生可能的亂象,都值得大家來重視」。

十二、防杜爛訴與增進司法程序的效率

林峯正表示,一位法官、檢察官的負荷超乎外界的想像,在為了提升效率上,必須檢討該有的人力,而在分組會議上進行討論與歸納時有提到,好好檢討人力補充;另外還有爛訴的狀況。

「總結會議」訂於8月12日:

最後,依照司改國是會議的工作計畫,林峯正指出,除了先前所召開的分組會議之外,還有「總結會議」。時間目前規劃於8月12日,地點位在總統府,將進行一整天的會議,將充分討論,把整個會議意見歸納進去。

至於相較於18年前的司法改革差別,林峯正表示,本次司改最大特色在於,不設定議題,在綜合考量之後,盡力納入議題,而最大差別在於讓人民「主動提案」,不去設限。

林峯正說,最早的時候議題最多,慢慢規劃、歸納之後,現在慢慢收整起來,不刻意排除議題;而考量的每一個人思慮有限,因此也預留在分組提案,並透過分組討論,且會議過程也公布錄影、逐字稿、會議資料。

林峯正強調,跟18年前的司法改革有非常大的差別,這次委員成員有過半的「非法律人」,相較18年前不到兩成,「透過這樣的方式,互相交換意見、辯論,這是社會溝通的過程,而司改國是會議就是要讓人民進到司改會」。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