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韓首都非典型市長 大耳朵朴元淳 vs 大嘴巴柯文哲

▲《ETtoday東森新聞雲》獨家專訪首爾市長朴元淳。(圖/記者謝婷婷攝,王君仁繪製)

記者蔡百蕙/首爾-台北報導

二個政治素人的崛起,意外地拉近了台北與首爾的距離。透過專訪首爾市長朴元淳,《ETtoday東森新聞雲》採訪團隊,見識了首爾市長的草根魅力,這位完全沒有官僚息氣的另類市長,從頭到腳徹底地非典型,如同台北市長柯文哲!

開放式治理

朴和柯二位無政黨支持的市長,皆特別強調參與式民主。去年底上任後,柯文哲率先採用開放資訊(open data)、網路投票(I-voting)和參與式預算等直接民主的方式執政,令人耳目一新。朴元淳則更早在2011年底就任首爾市長後,就馬不停蹄地推出各項「大耳朵政策」,在韓國也前所未見,他以傾聽人民的聲音做為號召,將市政廳改為「市政聽」,開放民眾留言,每一則透過裝置藝術「大耳朵」或者臉書、推特的市政建言,都會被印在小紙條上,貼在朴的辦公室牆上,首爾市開始推動夜間貓頭鷹公車,就是透過這樣的市民留言而來。

▲首爾市長朴元淳設立市民發言台,並錄影交給相關單位處理、回應。(圖/記者賴映秀攝)

朴元淳也落實參與式預算,開放所有政府資訊,將開支預算內容上網,供市民監督預算。透過參與式預算的方式,抽出市民代表和市議員共同審查預算,首爾市甚至開始減少預算赤字,2013年,首爾市的債務減少了3兆2500億韓元,為五年來首次的減少,至2014年底,更減少了超過首爾市總負債的三分之一,共計七兆五千億韓元。

研究韓國政治的東北亞學會副祕書長董思齊表示,朴元淳有一個核心原則就是參與,希望能夠讓更多人加入決策,這是他特殊的治理模式,「一般而言都是上對下,他卻是上下互動式的共同管理。」就連入主市府後,也沒有徹換所有市府主管,而且一遇到不懂的,就去請教這些前朝官員,令人印象深刻,「他的市政廣告都說一起呀、共同呀,強調市政理念不是為了少數人。」

重視居住正義

跟柯文哲一樣,朴元淳也特別重視庶民福祇,在房價所得比皆偏高的首爾與台北市,二人不約而同地都以提供大量可負擔的社會住宅為主要政策。柯文哲在北市社會住宅總量僅6千多戶的基礎上,承諾二任、8年內要再提供5萬戶的社會住宅。朴元淳則承諾,一任、四年內要供給8萬戶,並在第一任已提前達標,首爾的公共租賃住宅供給量已增加近10萬戶,達到23.2萬戶。

董思齊指出,在首爾由於生活壓力大,年輕人晚婚,也面臨了嚴重的少子化問題,這時候出現了一位市長,做許多事讓市民感覺貼心,強調要一起過幸福的生活,努力要塑造他沒有官架子,和傳統出身、經過多次撕殺後得到地位的政治人物不同,「這是一種政治化粧術,你會發現,沒有政黨支持的候選人特別容易有這樣的現象。」

無黨參政的朴元淳,在2012年選擇加入在野的民主黨,令他招受不少的批評。他對外解釋,加入是為了要改革它。董思齊分析,「如果不想選總統,當初不需要加入政黨,沒有政黨的資源和選票,他最多就是首爾市長。」反過來看,董思齊認為,再過不久,柯文哲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如果他還要再上層樓,要推動更多東西的話,就要加入政黨。」

▲柯文哲就任隔天接受《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訪(圖/記者周宸亘攝)

政治敏感度大不同

然而,朴與柯很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朴元淳有極長的社會運動經歷,柯則一路待在醫療體系,較欠缺政治敏感度。參加2011年的首爾市長補選前,朴元淳曾任檢察官、人權律師和公民運動家等,長年皆致力於監督政府,以及服務弱勢。

1994年,朴元淳發起了「參與連帶」(People’s Solidarity for Participatory Democracy),推動韓國民主與人權發展,2000年,更創辦了韓國第一個社區基金會、「美麗基金會」(Beautiful Foundation),號召人們將收入的1%捐給慈善事業,接著又成立韓國第一家二手衣店、美麗商店。這些經驗,賦與了朴元淳競選時,極佳的組織與動員能力,以及政治敏銳度。

看到朴元淳洋洋灑灑的社會運動經歷,「外界或許會以為他是十足的理想主義者,想推動不切實際的理想,那就大錯特錯了,他是個十足的務實派,」朴元淳的重要政策幕僚、首爾研究院長金秀顯說。

正因為務實,代表進步派勢力當選的朴元淳,未能在許多社會議題上明確地選邊站,保持模糊,令不少公民團體失望

相較之下,柯文哲則是知名的失言市長,曾表示女性三成不婚是國安危機,引來單身女生抗議,日前的外配進口說,也引發許多婦女團體的不滿。

同為素人明星市長,朴元淳與柯文哲的崛起與治理,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接下來柯文哲會否尋類似模式入黨,並採取更務實的路線,頗耐人尋味。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