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憑什麼剝奪「讀書型」孩子的生存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每個人都替「不會讀書」的孩子找出路,誰替「只會讀書」的孩子想未來?

記者黃郁棋/特稿

「今天不是聯考抹殺孩子的問題,而是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去建中、北一女的問題。」12年國教引發的正反兩極批評聲浪越來越大,究竟12年國教是好是壞呢?認真讀書的孩子沒有錯,擁有特殊專長的孩子也沒有錯,錯是錯在教育部似乎曲解了「特色招生」的根本意義,全部送作堆!

▲會唸書的孩子錯了嗎?為什麼抹煞他們的機會?(圖/記者黃郁棋攝)

建中、北一女的學生透過臉書串連,預計5月27日到教育部前靜坐抗議,反對12年國教的實施;4月16日《2100掏新聞》更邀請數名建中學生上電視現身說法,引來部分人對「全國家長聯盟」的不滿。所謂特色招生的本意,應該是讓學生能有更多管道展現自己、到最適合自己的地方;到頭來卻變成「不管哪種專長,我都要去建中北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家都替不會唸書的學生著想,只會唸書的學生怎麼辦?

這陣子許多報導都將矛頭指向明星學校,因為他們「不服12年國教政策」。很多人解讀為「這是明星學校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看待他人」所造成的,孩子的出路不該被窄化成考試,人生也不應該以一次聯考定生死。然而現實中還有另一方的聲音:「家裡沒錢給孩子學才藝、放學後還要打工,唯一出路就是晚上努力唸書的孩子,又該怎麼辦?」每個人都覺得會讀書的孩子是「既得利益者」,很少人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12年國教對他們的影響。

很多家長都誤會了一件事:明星高中真正迷人的地方,並不是校園環境、硬體設施,甚至不是師資環境。明星學校珍貴在「學生自主讀書」的氛圍,以及同儕之間的影響力!老師只是輔助學生解惑的管道,對前三志願的孩子而言,讀書是主動而不是被動的。如果明星學校的讀書氛圍被瓦解了,只剩下15%到25%是「考」進去的學生,這對拼命讀書的學生而言公平嗎?

你家孩子不適合讀書,但不能因為做不到就怪考試制度啊!

▲許多家長拼了命,只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圖/記者黃郁棋攝)

或許很多人認為,考試制度會抹殺「曾雅妮、王建民、林哲瑄」這一類型孩子的機會,林哲瑄兒時甚至被認為是過動兒,直到接觸棒球才有所改善;但是這個論述本身就有問題,因為它先將「機會」定義在「專門讀書」的學校身上了。會把矛頭指向明星學校,只因為孩子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考進傳統名校,不管他的專長為何」。

然而事實證明,並非所有孩子都擠得進前三志願。很多家長感到忿忿不平,大罵:「現行教育制度抹殺了我家孩子的生存權!」更因此出面號召,希望能改革現行教育政策;他們的確辦到了。儘管教育部有保留15%到25%的資優名額給學生考試入學,但整個政策似乎有點本末倒置;問題的關鍵點應該在於「台灣的多元學校選擇太少」,而不是考試制度的錯,「那麼愛考試?保留個15%給你玩。」

12年國教,大規模版本的自學班災難!

政府所要做的,應該是要加強「多元學校」的力道,讓學生能夠去適合他們的學校就讀;而不是將體育型學生、音樂型學生、數理資優型學生、普通型學生通通送作堆!盲目的12年國教,只會讓學生素質錯亂、一起墮落,彷彿大規模版本的自學班災難。有的人會微積分、有的人連乘法都不會,老師到底該教數學甲的內容,還是國中等級的課程?到頭來程度好的、程度差的學生,同時被忽略了。

除此之外,免試入學以各式各樣的「在校評定」政策做為計分標準,這與多年前五等第九分制、段考、藝能科、道德科等全部採計,一起做為升學標準的「自學班」有何差別呢?自學班終歸是一個失敗的政策,最後證明會危害到學生的整體水準。

讓學生去屬於他的學校就讀、彼此切磋,才有未來。台灣需要的是競爭,而不是過度的保護。明星高中絕對有他的價值在,那是給會讀書的孩子彼此激勵的地方!或許這些孩子不該稱之為「菁英」,但他們絕對是某一個領域的佼佼者,不能以一句「聯考抹殺孩子的未來」就草率剝奪。

對真正厲害的學生而言,有沒有考試根本不是重點;只要有學習的辦法,走到哪都能找出屬於他的路。

※備註:根據記者自身經驗,很多會讀書的人,同時也是很懂得玩、擁有多方才藝的人。

►►►更多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首頁

論壇/12年國教OK 但請別搞掉明星高中

十二年國教養怪獸家長 梁文傑:窮小孩沒機會苦讀向上

反12年國教 建中、北一女527教育部靜坐抗議

僅19%國中生選12年國教 建中生連署籲聯考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