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東盟友變仇人!美伊「翻臉46年」愛恨關係曝 川普空襲核設施

記者羅翊宬/編譯

美國總統川普於6月21日宣布對伊朗展開空襲,標誌著美伊敵對關係再度升溫。美國與伊朗之間原本是戰略盟友的外交關係,然而自從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卻開始對立,如今雙方已敵對長達46年,日媒《朝日新聞》回顧雙方從友好轉為仇敵的歷史脈絡,並解析當前衝突的背景。

▲▼伊朗德黑蘭民眾抗議美軍襲擊核設施,背景中的海報畫著伊朗士兵準備進攻以色列領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伊朗德黑蘭民眾抗議美軍襲擊核設施,背景中的海報畫著伊朗士兵準備進攻以色列領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冷戰時期的盟友關係
美伊關係最初並非劍拔弩張。冷戰期間,美國為防堵蘇聯勢力南下,將伊朗視為中東「防衛線」的重要一環,全力支持當時的巴勒維王朝。伊朗以石油收入大舉採購美製武器,成為稱霸中東地區的主要軍事強權,甚至被稱為「波斯灣憲兵」。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成為伊朗開始走向反美之路的起點。(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成為伊朗開始走向反美之路的起點。(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伊斯蘭革命改變一切
1979年,伊朗巴勒維國王(Mohammad Reza Pahlavi)遵循美方意願推動西化改革,卻引發國內民怨。全國抗爭爆發後,國王流亡至埃及,而流亡到法國的什葉派宗教領袖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返國,建立伊斯蘭政權。何梅尼痛斥美國為「大惡魔」,全面走向反美路線。

同年底,因美國接納生病的巴勒維國王,憤怒的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扣押外交官長達約450天,成為美國對伊敵視的開端。

 國際孤立與武裝對立
1980年伊朗與伊拉克爆發戰爭,美國選擇支持伊拉克的海珊政權,擔憂伊朗革命外溢。此後,美國採取「雙重圍堵」戰略,同時遏制伊拉克與伊朗。即使伊朗改革派總統哈塔米(Mohammad Khatami)於1997年上台並推動對話外交,美伊關係仍無重大突破。

2001年美國遭遇911恐攻後,總統小布希將伊朗與伊拉克、北韓(朝鮮)並稱為「邪惡軸心」,再度加深雙方敵意。

▲▼伊朗納坦茲核子濃縮設施內設有高射砲陣地,該張照片攝於2007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伊朗納坦茲核子濃縮設施內設有高射砲陣地,該張照片攝於2007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核開發與制裁循環
2002年伊朗核開發行動遭反對派揭露,引發國際憂慮。強硬派總統阿瑪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上台後大力推進濃縮鈾,美國與聯合國陸續針對伊朗祭出制裁。2015年,溫和派總統羅哈尼(Hassan Rouhani)成功與美國、英國法國、中國、俄羅斯、德國達成「伊朗核協議」,換取制裁緩解。

然而,美國時任總統川普卻於第一任期的2018年單方面退出協議,伊朗重啟核開發,雙邊關係再度惡化。

 支援武裝勢力激化衝突
伊朗革命後致力「輸出革命」,支持被壓迫者,長期資助反美與反以色列的勢力,成立代理人恐怖組織,如黎巴嫩真主黨。美國於1984年將伊朗列為「支援恐怖主義國家」。伊朗在2003年美軍推翻伊拉克政權後,透過什葉派勢力深化對當地影響,並在中東擴張其「抵抗軸心」網絡。

2020年1月,川普政府刺殺伊朗革命衛隊名將蘇雷曼尼(Qasem Soleimani),伊朗則以飛彈襲擊美軍基地報復。

▲▼蘇雷曼尼,Qassem Soleimani。(圖/路透)

▲▼伊朗「聖城軍」領袖蘇雷曼尼遭美軍空襲而亡,引起伊朗全國憤慨,誓言要對美國川普復仇,葬禮宛如國喪般盛大 。(圖/路透)

▲▼伊朗「聖城軍」領袖蘇雷曼尼遭美軍空襲而亡,引起伊朗全國憤慨,誓言要對美國復仇,葬禮宛如國喪般盛大 。(圖/路透)

 以哈衝突引爆新局
2023年10月,伊朗支持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引發以軍強力反擊。伊朗所支持的「抵抗軸心」群起聲援,但接連受挫。2024年4月與10月,以色列與伊朗發生多次空襲與飛彈交火,伊朗防空系統受創。

2025年1月,川普展開第二任期後續推核談判。然而,6月13日,以色列率先攻擊伊朗核設施,並持續摧毀軍事目標與要員。川普隨後宣布參戰,將衝突推向新高峰。

07/13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32 2 398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