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台中新光三越百貨的12樓美食街發生嚴重氣爆事故,導致4死、30人輕重傷。史上最嚴重的百貨公司工安意外,發生在1995年南韓的三豐百貨倒塌,造成502死937傷,損失約新台幣74億元。
▲南韓三豐百貨1995年6月29日倒塌。(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回顧這場全球第二嚴重的大樓倒塌意外,當年夜班警衛留下一張不尋常的紙條,上面寫著,整棟大樓屋頂傳出怪聲,很奇怪。但這個警訊並沒有讓一早來上班的經理放在心上,因為屋頂大型空調前些年有移動過,怪聲有可能是裂縫造成的。
到了10點的開門營業時間,5樓餐廳員工突然傳來柱子附近出現巨大裂縫、地板明顯下陷的消息,經理立刻關閉餐廳、掛上施工警語,並下達封口令避免八卦外流。沒過多久,客人們開始反應聽到奇怪聲音,員工們也感受到大樓震動,甚至看見地板磁磚破裂,但百貨經營高層仍未下達關閉或疏散命令。
▲南韓三豐百貨倒塌後,當局介入調查後,發現這是一起人為疏失案件。(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來到中午時分,經理認定大樓震動的現象可能都與頂樓大型空調有關,隨即把空調關閉、謊稱冷氣故障。在5樓裂痕擴大後,經理把狀況向上通報,但高層只注重營業額損失,把工程師啟動疏散、全面檢查等建議當耳邊風,繼續營業。
下午5點左右,4樓天花板開始下陷,該樓層進行封閉管制;50分鐘後,大樓傳出劈啪斷裂聲,這才開始疏散顧客與職員。到了最關鍵的5點52分,天台開始倒塌,承重柱變得不堪負荷,一根接著一根倒下,而大樓也在20秒內,一樓接著一樓向下坍塌,整幢建物的北翼瞬間垮塌到地下室,上千人未能即時逃出。
▲南韓三豐百貨倒塌後,當局介入調查後,發現這是一起人為疏失案件。下圖為失蹤民眾家屬到現場尋找家人蹤跡、物品的畫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這幕景象讓當時路邊的行人看傻眼,南韓當局隨後下令進行全面調查這起空前悲劇,原以為是鬆軟地基釀禍的說法全被推翻,後續傳出來的一樁樁內幕,讓韓國人民更加憤怒。
奉命調查的檀國大學土木結構工程系教授鄭鑾(정란)表示,這就是一起人為疏失案件,因為百貨內的結構與初始設計圖完全不一樣。
事實上,當初這棟大樓的設計原是4層樓高的辦公樓,但集團會長李鐏在工程中要求重新設計,改建成5層樓高的百貨大樓,在營建商以安全為由拒絕後,高層下令撤換營建商,最後以集團本身的建築公司繼續施工。
▲會長李鐏最終被定罪。(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然而,此一改變牽動許多關鍵因素,包括承重柱直徑比原來的要小,且每條承重柱裡的鋼筋從16條減為8條。此外,大樓增建的第5層原先計畫設置溜冰場,到了施工後期改為8間餐廳,因地板要鋪設暖氣而加厚,更增加承重結構負擔。
此外,整棟樓的空調設備都安裝在樓頂,由於周圍居民的對空調噪音的抱怨,百貨決定移動設備,但為了節省成本,高層用的設備並不是起重機,而是直接利用滑輪拖拽,導致樓頂出現裂痕,讓整個結構大大受損。此後,每次啟動冷氣時,震動都會向外擴散至結構不穩的屋頂,讓5樓的承重柱裂痕不斷擴大。
根據當局調查,三豐百貨更改建築設計的過程,也發現許多當地官員收賄,超過20人被政府定罪。1995年12月27日,韓國漢城地方法院依據《特定犯罪加重處罰法》及刑事疏忽罪的罪名判處李鐏有期徒刑10年半,並依貪汙和過失殺人罪名判處李鐏兒子李漢祥有期徒刑7年;隔年4月,李鐏在上訴後獲減刑至7年。
這起意外引爆韓國人民的怒火,也讓許多韓劇、電影以此為背景翻拍故事,影射官商勾結,也讓韓國人民反思,在現今社會追求現代化的同時,是否因此罔顧生命安全。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