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36.3萬人全面執行「類普篩」 王必勝強調:不會強制

記者郭世賢、林冠吟/基隆報導

基隆疫情持續延燒,30日新增20人確診,繼海洋大學與二信中學後,南榮國中也有學生確診案例。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30日下午前往基隆市政府,提出「類普篩」政策,希望能揪出社區潛在病例。而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31日也向媒體解釋相關政策,指出類普篩與普篩的最大差別在於使用家用快篩試劑,且不會強制民眾一定要篩。

▲▼王必勝。(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王必勝進一步解釋「類普篩」政策,強調不會強制民眾執行。(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時中30日指出,從近幾日基隆新增確診者的情形來看,基隆本土疫情情形恐怕早已蔓延多時,若繼續僅用社區篩檢站的方式,呼籲民眾進行採檢,恐怕仍會有部分警覺性不足的人沒有出來篩檢,而形成疫情黑數。

陳時中表示,對此基隆將全面執行「類普篩」政策,初步規畫基隆市36.3萬人全面需進行類普篩政策,由中央提供快篩試劑,建立基隆的普篩模式,希望能在第一時間圍堵住疫情,也讓未來其他地方能參考基隆模式,對未來防疫也有相當幫助。

王必勝31日接受媒體訪問時,也進一步解釋指出,類普篩的政策主要是以「快篩」取代「PCR」,但相關細節如發放、回收等政策,仍要與基隆市政府討論處理。

王必勝強調,以往台灣篩檢往往是根據疫調強制民眾一定要執行篩檢,但類普篩不會強制,不過會以特定族群為對象,沒有強制民眾一定要做,不過還是希望大家都能配合進行。

王必勝也表示,會提出類普篩的想法,主要是為因應Omicron病毒的特性,因此提出新的防疫措施,希望能加快防疫圍堵的腳步,但傳統方法還是很積極在做。而在快篩試劑的使用方法上,民眾是否會正確操作,如有檢驗出陽性檢體,應要如何安全回收,是否會衝擊基隆醫療現有量能,王必勝則回應,會進一步在和基隆市府討論,不過如有民眾被驗出PCR陽性確診,且為輕症患者,就是先送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不會衝擊到現有醫療量能。

他指出,現在看來,基隆的疫情有稍微收斂跡象,但Omicron病毒傳播速度真的太快,還是會擔心社區中沒有那麼多人出來篩檢,才會希望能以類普篩的方式,趕快找出社區隱藏病例。

他透露,類普篩的政策主要是取自桃機落地快篩的想法,目前快篩試劑也已相當普及,民眾可以自己操作,不用醫療人員就可以執行,成本相對也較能負擔,方便性也高,希望能試著推動看看,以家用快篩試劑作為取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