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恆春文化中心今開工動土 帶動屏南藝文發展

▲恆春文化中心18日開工動土            。(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以下同)

▲恆春文化中心18日開工動土 。(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以下同)

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

恆春文化中心興建工程,18日舉行動土儀式,預計112年完工。縣長潘孟安表示,恆春半島是觀光重鎮,是月琴的故鄉,這座全國最南端的文化中心,未來將作為藝文展演、創作及民謠人才培育的基地。

▲恆春文化中心18日開工動土            。(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以下同)

▲恆春文化中心18日開工動土            。(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以下同)

潘孟安縣長、文化部次長蕭宗煌、文資局陳濟民局長、恆春鎮長陳文弘、各級民意代表等人,共同出席恆春文化中心開工動土,祈求工程順利。

潘縣長表示,恆春半島擁有全國知名甚至唱向國際的民謠文化,多元的文化特性與豐富的山海生態,更是原創音樂發展聖地,但長期以來屏南地區欠缺合適的展演活動空間,為平衡南北文化環境差距,縣府向中央爭取新建恆春文化中心,除了持續民謠文化扎根、推廣,也將邀請國內外優質團隊演出,提升在地民眾的藝文參與。

文化中心分為民謠館和劇場館,基地位於恆春國中、恆春社福館、以及國定古蹟恆春城東門之間,總經費近8億,佔地面積8650平方公尺。

由今年獲台灣新銳建築師獎得主建築師王銘顯與日本知名建築師團紀彥聯合設計,建築特色整合海洋文化、古蹟等元素,如同海灣中停泊的船隻,融合周邊恆春古城城牆,具有地標性;內部空間規劃同樣融入古城及月琴等意象,強化在地特色。

文化處表示,第一階段民謠館工程獲中央前瞻基礎建設經費1億5700萬元補助,工期545日曆天。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樓建築物,內部空間主要規劃為民謠展示空間、聲音博物館、民謠傳習教室、及圖書閱覽空間等。另劇場館興建經費約5.9億,也已完成設計,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建物,規劃有670席座位演藝廳、200席視聽會議室、以及相關演出排練空間;且包含餐廳、商場等商業服務空間。完工啟用後,讓遊客體驗國境之南的觀光魅力,也能感受在地豐厚的藝文氛圍。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