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成為濫用自由心證?何俊英:官方宜建立機制讓各界信服

▲▼法官法修法暨檢察獨立學術座談會,何俊英。(圖/記者季相儒攝)

▲「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理事長何俊英。(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記者吳銘峯/台北報導

我國司法公信力長期低迷,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量刑」的問題。從11年前的「白玫瑰運動」開始,法官的量刑易流於濫用「自由心證」,就受到批評至今。司法院日前完成《刑事案件妥適量刑法草案》,希望能完善刑事量刑制度。而「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理事長何俊英也認為,部分法官難免受自身經驗影響而產生偏見,所以官方建立量刑基準,可讓個別法官不受自身經驗影響量刑,使兩造都能信服判決。

2010年9月25日由民間發動的「白玫瑰運動」,就在抗議「恐龍法官」對於一連串兒童性侵案件的判決,活動訴求淘汰不適任司法官、建立量刑基準等等,影響日後司法改革的多項議題。活動後,司法院隨即建置「量刑資訊系統」,針對法官判決的上百萬件刑事案件,包含妨害性自主、酒醉駕車、槍砲、竊盜、強盜、搶奪等案件進行統整分析,並建立資料庫,供法官量刑時有參考依據,成為司法院「量刑建議趨勢系統」的前身。

但量刑問題依舊沒有解決,還是被批評流於法官濫用「自由心證」。司法院長許宗力在2019年2月初提到,只供法官使用的「量刑建議趨勢系統」,將開放給各界使用,包含律師、學者、檢察官都可以使用這個系統,以了解法官量刑時的根據;許宗力表示,這使裁判過程更充實,促使法官量刑時更周延,更公平、妥適。

為了更進一步提升量刑之妥適、透明、公平及合理可預測性,司法院於2019年底邀請審、檢、辯、學等領域專家學者,組成「刑事案件量刑委員會研議委員會」,由秘書長林輝煌擔任召集人,並於今年7月底完成《刑事案件妥適量刑法草案》之擬訂,將接續推動完成立法,並籌設「刑事案件量刑準則委員會」,以完善刑事案件量刑法制。

對於司法院一連串針對量刑所做的改革,「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理事長何俊英認為,量刑代表著法律的「尺度」,部分法官難免受自身經驗影響而產生偏見,因此司法院建立量刑基準,可讓個別法官不受自身經驗影響量刑。另外他也建議司法院能建立其他機制,諸如成立網站或臉書社團等,讓關心司法的各行各業專業人員,針對不同類型案件的量刑因子,有表達民間意見的管道;而司法院也能從中察納雅言,納入、採用於新法中,讓量刑基準更接地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