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耕365/「讓愛傳出去」 孩子們不只許願也學會付出

(圖/善耕365提供)

圖、文/善耕365

(資料、照片提供:iGoods愛物資)

iGoods愛物資的聖誕禮物募集活動,從2016年開始,到今年已經是第3屆了;愛物資的共同創辦人ー家銓提到,記得有一年的活動,前往台東準備發送禮物,在孩子們的舞蹈表演結束後,他看到一位幼稚園的小女孩,她的禮物是一組2個的絨毛娃娃,當她拿到禮物後,很開心的分享說:「我要把娃娃送給朋友。」他很驚訝的問到:「這不是妳自己想要的禮物嗎?」小女孩回答:「是啊,不過我只要一個就好了,另一個要送給我的好朋友。」

(圖/善耕365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個小小年紀的孩子,竟然會主動去分享她的喜悅,而且她的願望不但單純,還能有不貪心的知足表現,當下令他印象非常深刻且感動,而且其實這些孩子們的心願,都出乎意料的簡單,可能只是一顆溜溜球、一個魔術方塊,或是一隻絨毛娃娃,是一般都市小孩隨手可得的物資,這也是讓他深深覺得,活動值得持續進行下去的主要原因,希望未來能將這一種「分享」和「珍惜」的想法和觀念,讓更多的孩子們都能感染而學習到。

(圖/善耕365提供)

讓愛傳出去(Pay It Forward)的啟動

其實在愛物資剛成立的時候,就有接收到許多人的詢問,希望他們能舉辦募集聖誕禮物的活動,但因為他們觀察到,有太多的單位在舉辦類似的活動,而讓孩子們覺得聖誕節收到禮物,已經變得「理所當然」;甚至有些偏鄉地區的孩子,在每年聖誕前後都會有好幾場次,孩子們的內心開始「麻痺」了,不但收到禮物時,已經沒有了期待和珍惜的感覺,也失去了感恩的教育意義,「不要只是為了募而募」,所以他們當時選擇不舉辦類似的活動。

但就在2016年的時候,家銓看到了一部電影「讓愛傳出去」(Pay It Forward),內容是說一位老師,給一群七年級的學生,社會科報告的題目是「想辦法改變這個世界」,其中一位孩子決定要完成的題目是,無償的幫助三個人,並要求得到幫助的三個人,再去幫助另外三個需要幫忙的人。這讓他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和觀念,是不是可以把被動接受幫助的孩子們,翻轉成為主動去付出的傳愛者,於是他開始規畫了這個聖誕禮物募集的活動,不同的是,當孩子在得到聖誕禮物前,必須要先完成一項好事,不要因為他們是偏鄉或弱勢,而是因為他們做了好事或表現優異,才有資格拿到禮物,一起推廣「讓愛傳出去」的想法,扭轉大家贈送禮物的觀念。

(圖/善耕365提供)

從50擴大到500,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但是因為並不是要強迫孩子們,去完成困難或複雜的好事,單純要讓孩子們和老師去討論,完成一件自願而可行的好事,所以考慮到可能會造成老師額外的負擔,一開始的前2屆,只找了台東和屏東2個偏鄉的單位,進行實驗性的合作,希望讓老師可以先認同讓孩子傳愛,以及學習分享和珍惜的活動理念。

因為一開始是2個單位、實驗性質的嘗試,孩子的數量和禮物的需求都不多,所以在這2年的活動中,並沒有遇到特別的問題和困難,但是今年就不一樣了,今年是要決定挑戰擴大舉辦的一次,整個活動的對象來到500多位,是歷年來的10倍之多,目前最擔心的就是宣傳推廣上的不足,可能會造成最後募集禮物的數量不夠,雖然依照往年的例子,有捐贈禮物意願的人應該很多,但是如何去找到他們,讓活動曝光而順利募集,活動相關的宣傳海報,和簡便的捐贈流程,都是目前需要加強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而且與一般募集禮物活動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愛物資團隊希望孩子們在完成好事之後,現場就可以得到禮物,所以禮物的發送,不但要在聖誕節之前,還要配合孩子們完成的時間,再加上整理和運送的流程,必須要在聖誕節前的2週內,完成所有禮物項目的募集,急促緊湊的時間點,也是另一項需要克服的因素。另外,也因為活動完成難度比較高,還要讓單位的老師和孩子們,了解活動最主要的宗旨,改變單純接受而沒有付出的觀念,讓他們願意配合活動的進行,是需要花時間事前進行溝通的,居中溝通的老師是很重要的角色,如果老師沒有嚴格執行活動理念,造成有付出的孩子有禮物,沒有付出的孩子也有禮物的話,到最後這個活動是無法繼續執行下去的,所以除了孩子禮物需求的數量外,新合作單位的溝通、配合和後續執行,也是今年活動另一項的大挑戰。

(圖/善耕365提供)

根深蒂固的錯誤捐物觀念

曾經接到一通合作單位的電話,一個偏鄉原住民的學校,在活動還沒開始前,老師就很緊張的問說:「禮物的部份,可不可以不要再送文具了!」後來才知道,因為有太多人認為部落的小朋友需要文具,所以造成現在學校的文具資源過剩,而且每每到聖誕節時,仍然還是會有大量的文具送來,反而變成一項困擾的問題。

大部份的捐贈者,都忽略了孩子們真正的聖誕心願,大家都是「捐我想要捐的,而不是孩子需要的」,而且時常出現數量分配不均的狀況,當禮物數量不足的時候,老師要如何補足數量,或是決定誰可以拿到禮物,都是一項很嚴重的問題;所以愛物資團隊,想出讓孩子畫出自己聖誕心願的方式,不但讓送禮物的人開心做公益,也讓孩子們真正得到想要、符合預期的聖誕禮物,因為孩子們不是憑白無故的獲得禮物,而是要先完成一項好事,這是對等的價值觀,也讓他們學會「珍惜接受」和「樂於付出」的重要。

(圖/善耕365提供)

其實孩子們是非常願意去付出的

今年的活動還有一項特點就是回饋,已往的活動,當捐贈完禮物後就結束了,今年不但和大愛電視台合作,有紀錄影片的拍攝外,還有孩子們感謝的回饋小卡,當你捐贈禮物送到孩子的手上時,就會把那位孩子的卡片,配合他所畫的禮物圖,一起寄回給捐贈者,讓捐贈者也收到來自孩子感謝的心意,也可以透過影片和照片…等資訊,一起分享孩子們收到禮物後的喜悅。

未來希望活動可以實體化,能有一個場地空間,把孩子所畫的心願禮物圖,包括前幾年的資料和成果,一起展覽出來,讓大家可以看到孩子們真正的心願,改變每個捐贈者的觀念,不要再捐你想捐的,而是孩子們想要的;也可以透過展出,知道孩子們做了哪些好事,不論是讓環境更乾淨,或是讓長輩更開心,明顯的看到孩子們真心的付出,進一步去影響其他舉辦類似聖誕活動的單位,可以有更好的發展方向,讓全台灣更多的孩子和捐贈者,都有更正確的態度和觀念。

(圖/善耕365提供)

2018「Pay It Forward 讓愛傳出去」聖誕禮物募集活動
(圖/善耕365提供)

今年,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與愛物資除了為孩子們募集聖誕禮物外,也號召大家的關注和集氣,送一份禮物給長期耕耘、默默辛苦的社福單位,用更多愛支持社福持續下去!

(圖/善耕365提供)

2018「讓愛傳出去 用愛集氣」幫社福團體加油集氣
(圖/善耕365提供)


善耕雲端找公益,服務學習真Easy!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