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榮/朝鮮半島僵局 美中韓誰能一主勝負?

▲美國與南韓近日的「關鍵決斷」和「鷂鷹」,為歷屆規模最大的聯合軍演。(圖/視覺中國CFP)

文/劉必榮

隨著北韓的飛彈試射、金正男被刺殺,以及南韓總統朴槿惠下台、美國薩德系統的進駐,朝鮮半島一下子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然而這些發展,幾乎都不是相關國家所願見到的,可各國對此似乎又都無能為力。在誰也控制不了誰的情況下,大家同感鬱悶。

無能為力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是因為大家的想法過時了,還是方法過時了?

對於這些問題,中國大陸肯定是挫折的一方。怎說呢?因為民粹的火燒得愈旺,抵制韓貨與禁韓令愈鬧得沸沸揚揚,就愈顯示出中國大陸在朝鮮半島所遭遇的挫折。北京政府一定感嘆著:為什麼喊了老半天,呼籲南韓別讓薩德進駐,結果薩德還是進駐了?也因此在無法制止的情況之下,民眾只能以抵制韓貨來宣洩不滿。但是這對大局有用嗎?這種「後果自負」的威脅,到頭來不過是生場悶氣罷了,卻撼動不了因薩德的進駐而逐漸改變的東北亞權力格局。國際政治上的外交工具,在這場角力間似乎完全失靈。

即便對於北韓,中國大陸也一樣受挫。因為他們曾對北韓威逼利誘,且習近平上台後至今仍沒見過金正恩。但這樣的壓力還是撼動不了金正恩進行核爆與導彈試射的決心。於是北韓的試爆、試射,加強了南韓引進薩德的正當性,更讓中國在約束北韓與施壓南韓之間左支右絀。

事實上,中國仍困在傳統思維裡:又要努力維持朝鮮半島「無核」狀態,又要保住北韓以作為朝鮮半島的緩衝,還得保住金家政權,深怕萬一政權崩潰、朝鮮動盪,大批難民湧入中國將難以應付。但這個思維,卻讓北京政府在對朝鮮政策上綁手綁腳。為了盡到聯合國義務而對北韓實施經濟制裁,但又怕真的讓北韓政權垮台,所以一陣子後又馬上解除制裁。如此上上下下,道盡中國對朝鮮政策沒有萬靈丹的兩難。偏偏國際又普遍認定只有中國制得住北韓,因而對他們頻施壓力,這更讓中國滿腹委屈。

▲北韓近年頻頻試射導彈,讓朝鮮半島危機日漸升溫。(圖/路透社)

對於朝鮮半島,美國也感到挫折。因為過往每回白宮易主時,北韓都會趁機製造事端,或試射飛彈,或在黃海、南北韓交界處製造武裝衝突,提醒大家朝鮮問題尚未解決,希望美國新政府在排定外交事務的優先順序時,別忘了北韓。

然而,這些招式用久了之後,美國也多將之視為「例行噪音」選擇忽略。於是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認為北韓問題不過是個假議題,所有關於北韓可能造成的威脅,都是學理上的推論,未必是事實。甚至認為,這些不過是大家喜歡抓著北韓的威脅作為引子,遂行自己的外交目的:像是美國以北韓威脅為由進入黃海演習並布署薩德系統;日本也以北韓威脅為由加強建軍;南韓同樣以北韓威脅為由,加強老百姓對政府的支持;而中國也以「美國需要中國合作應付北韓」為槓桿,牽制美國的對台政策。

但曾幾何時,北韓問題似乎有愈來愈真的趨勢。例如《紐約時報》近日披露,3年前歐巴馬政府認為透過網路戰與電子戰,可以在發射台上摧毀北韓的飛彈,也可延緩北韓核武的進展。但現在發現效果未盡理想。北韓依然在飛彈與核武方面取得進展,且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情形。

再者,白宮最近對北韓政策進行評估,甚至考慮以軍事行動,包括戰術核武重返朝鮮半島,或以無人機進行斬首行動。上述種種皆可看出北韓威脅有可能變成真的議題,也可看出美國在對朝鮮政策上的焦慮。

日前在慕尼「國際安全會議」上,美、日、韓3國外長皆表示,北韓必須以「完全、可驗證、不可逆」(Complete, Verifiable, Irreversible)的方式棄核。可是若以此高標來要求北韓,「朝核談判」根本不可能開始。也因此,這個傳統的思維,是否也到了得重新評估的時候?

南韓也是挫折的。南韓下任總統很可能是文在寅。自由派的文在寅對布署薩德是有所保留的。但朝鮮半島的情勢,是南韓自己可以決定的嗎?無論「對北政策」抑或軍事行動,南韓的政策都受到大國的制約而無法為所欲為。

看起來,在這盤棋局裡,只有北韓可以為所欲為。但是當1月27日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到美國會見美國外交與國安團隊時,北韓也派了副外長急忙跑到北京探詢中國的態度,這顯示北韓也有其焦慮之處。

▲位於四川成都的樂天百貨商場因民眾反薩德效應持續,多個進出口關閉、顧客寥寥無幾。(圖/視覺中國CFP)

那麼,在各國皆受挫的情況之下,朝鮮問題該如何解局?

其實,我們從前述的各種無奈與挫折當中,可以瞧見許多盲點。首先,就布署薩德的爭議而言,北京只看到對南韓高壓失效,卻沒注意到南韓對北韓威脅的焦慮,以及南韓高漲的民族情緒。南韓網友甚至在網上高呼:「我們不是中國的藩屬!」如此情緒的發抒,中國應該重視。

同樣的,當各國在遏制北韓時,也應該考慮到北韓的民族情緒。像是有媒體報導,川普政府在評估對朝鮮政策時,除了軍事選項外,也考慮到「承認北韓為核武國家」的外交選項。不論這是否成真,「外交選項」(即便沒有推到承認北韓為核武國家這麼極致)將可成為朝鮮半島情勢的「遊戲改變者」(Game Changer),所以,這應是可以考慮的。

此外,薩德問題也該重新定位。究竟薩德是軍事威脅還是政治工具?有人認為薩德的威脅是雷達,也有軍事專家指出,薩德雷達偵測範圍達2,000公里只是最大值的推論,實際布署的位置、高度,根本看不到2,000公里這麼遠。然而,北京政府真正擔心的,是薩德所帶來的骨牌效應,而是否會產生骨牌效應,就是美中關係的政治而非軍事了。4月份川普和習近平即將會面,若「川習會」有正面發展,薩德系統也應該會有所解。

若從傳統冷戰思維來看,美、日、韓加強軍事同盟以遏制中國,中國這邊則應以中、俄、朝三角同盟相抗,形成2個三角形的較勁。而今,當然不能繼續這樣的思維,中國也不可能如一些鷹派所說,再去擁抱與北韓的所謂血盟關係。中國過去所做的,是破壞美、日、韓三角結構,努力想把南韓拉過來,結果,一個薩德又把南韓送回美國的懷抱。而南韓這邊的戰略家也討論到破壞中、俄、朝的三角結構,於是也有人呼籲應加強與中、俄的關係來孤立北韓。沒想到一個薩德,又把中韓與俄韓關係搞壞。

現在需要的是重新洗牌,重新端出一個架構。然而,這個架構是什麼?是要堅持六方會談,還是於六方之外另起爐灶?而北京政府對朝鮮半島的情勢,需不需要介入得更深,以掌控全局?

比較令人擔心的,其實是中韓民族主義所掀起的民粹。這個民粹的情緒,會不會綁架了國家的外交政策?該怎樣才能讓它平復?是否該辦一場成功的中美高峰會,讓東北亞的情勢有個緩和的下台階?這些,都需要各方審慎思考。

好文推薦

劉必榮/當今天下,誰領風騷?

劉必榮/羅馬尼亞怎麼了?

劉必榮/東南亞的外交競逐:借力使力,左右逢源

劉必榮/解盤2017國際經濟:全球化的頓挫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擅長國際政治、國際衝突、談判理論。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