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危機升溫 油價一度飆高後回落

▲▼油輪穿越荷莫茲海峽。(圖/路透)

▲荷莫茲海峽是連接波斯灣和阿曼灣的重要海峽,每日約有1,700萬桶原油、以及大量天然氣通過此地。(圖/路透)

記者楊庭蒝/綜合報導

在美國針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後,中東局勢持續升溫,伊朗國會於本月22日通過封鎖荷莫茲海峽的決議,並提交國安委員會審議,市場憂心可能導致全球能源供應受阻。然而,國際油價卻未持續走高,反映投資人對區域衝突升級的恐慌情緒相對有限。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原油期貨價格曾在22日消息爆出一度急升6.2%,短暫觸及每桶78.40美元,但漲勢隨即熄火,價格迅速回跌。截至美東時間23日上午10時40分,美油跌幅約1%,報每桶73.15美元;而國際指標布蘭特原油亦同步下跌約1%。白宮方面正密切關注市場動態。

美國總統川普也透過社群平台呼籲市場冷靜:「大家,把油價壓下來!我在看!你們這樣只是在幫敵人,別這麼做!」

目前市場最關注的焦點是伊朗是否真的會長期封鎖荷莫茲海峽。該水道位於波斯灣與阿曼灣之間,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之一,每日約有2,000萬桶原油經由此通行,占全球石油貿易量近五分之一。

能源研究機構Rapidan Energy Group總裁麥克納利(Bob McNally)接受 CNN 訪問時指出,市場目前仍處於觀望狀態。「油市對地緣政治風險已見怪不怪,除非波斯灣的能源生產或物流真正受到重大打擊,否則即使短期油價飆升,仍不至於失控。」

然而,法人機構的分析報告則提出警告,若伊朗最終長期封鎖該航道,油價恐將大幅上漲,並對全球產業鏈帶來深遠衝擊,尤以航空與航運業為最。

報告指出,航空業燃油成本占比高達三成,以長榮航空(2618)為例,其2025年第一季燃油成本比重為30%。該產業正面臨「三重利空」:暑期票價不如預期、油價上揚,以及5月2日實施的免稅小包裹取消措施衝擊航空貨運量。

貨櫃航運方面,雖燃油成本占比約兩成(如萬海航運2615年初燃油成本比重為22%),但同樣遭遇三項不利因素: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指數(SCFI)於6月20日大跌10%,其中美西航線跌幅達33%、美東線21%;再加上油價飆升與美元匯率貶值造成的匯損,營運壓力驟增。

相較之下,散裝航運業受油價變動的直接影響最小。因其多以整船租賃方式營運,燃油成本通常由租家承擔。然而,該產業仍需留意全球經濟衰退可能帶來的連帶影響。

07/15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74 4 3642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