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對中強硬表態 外媒:意在爭取川普支持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賴清德。(圖/記者湯興漢攝)

▲台灣總統賴清德近日強硬表態,將中國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台灣總統賴清德近日強硬表態,將中國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並宣布一系列對抗中國統戰與滲透的策略。儘管賴政府的這些舉措,可能會激怒北京,但專家分析,賴清德的言論也可能是在爭取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

賴清德日前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首次點名中國為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17項強化國安防範的措施,強調台灣必須採取更積極的防衛手段,應對來自中國日益增強的威脅。

《華盛頓郵報》指出,這一連串動作可能引來北京強烈報復,而正值台灣能否獲得美國實質軍事支持的關鍵時刻。政治大學外交系系主任吳崇涵表示,「我們確實正朝著與中國衝突升級的方向前進,這已經很明確了,至於中國?他們一定會對賴清德的戰略與談話有所回應。」

但這套說法,其實還有另一個重要受眾,就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中的對中強硬派。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區主任蕭嫚達(Amanda Hsiao)指出,賴政府此舉可能是為了爭取川普政府更多支持,並鞏固民進黨的政治基礎,「台灣希望讓美國看到自己持續面對的中國威脅,以及正積極採取自我防衛的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

▲川普曾表示,台灣應為自己的防衛付出更多。(圖/路透)

儘管台灣與美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美方在台灣的軍事支持與情報合作至關重要。美國長期奉行「戰略模糊」政策,並未明言是否會軍事介入台灣事務,川普政府更強調以「交易式外交」處理台灣問題,這使得台灣對美方立場的預測變得更為不確定。

在川普執政下,模糊性更加明顯,他上個月被問及是否會堅守美國認為中國不應以武力奪取台灣的長期政策,拒絕對此評論。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Elbridge Colby)本月稍早也說,台灣軍費遠遠不足,應該接近GDP的10%。

川普政府這種「有錢才有保護」的交易式作風,讓許多台灣人感到不安,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些台灣人擔心,川普和他口中的「好朋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把台灣當成貿易談判的籌碼,就像許多觀察家認為川普對烏克蘭的做法,正是在拿它當作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談判的籌碼一樣。

台灣前立委、現任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許毓仁指出,賴清德的談話時機,可能是為了在習近平與川普會面前搶得先機,「這是要展現台灣認真看待自我防衛,也在情資領域上有承諾。」

▲▼ 聯合利劍2024B軍演            。(圖/翻攝央視)

▲中共解放軍在2024年舉行聯合利劍2024B軍演 。(圖/翻攝央視)

分析指出,中國過去兩年對台灣的壓力戰術全面升級,雖然賴清德表明會維持「不卑不亢、不挑釁不退讓」的現狀政策,但他的確在一些地方「微幅但明顯地」跨出了一步。

去年就職演說時,他多次直接稱對岸為「中國」,強調台灣與中國是分開的。歷任總統多半用「中國大陸」或「北京當局」這類說法,以避免正面衝突。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華府分部的分析師葛來儀(Bonnie Glaser)說,她支持賴清德的應對方式,但也擔心會引發北京的報復循環,升高衝突風險,「他在自己的就職演說中就跨了一步,現在又稱中國為外來敵對勢力。問題是,這對台灣來說真的是好事嗎?」

目前,川普已宣布習近平將於不久後訪問美國,未來台灣是否能獲得美方的明確支持,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蕭嫚達說,「北京的反應,很可能也在顧慮華盛頓的態度,中國可能還不想關上習近平與川普舉行高峰會、甚至達成某種協議的大門,畢竟這可能是中國度過川普時期的關鍵。」

04/18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87 2 6532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