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夢天」實驗艙發射成功 天宮太空站「T」構型完成

▲▼夢天實驗艙與太空站組合體在軌完成交會對接。(圖/翻攝自新華社/微博)

▲大陸太空站最後一個艙段「夢天」實驗艙31日下午成功發射。(圖/翻攝自新華社)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大陸太空站最後一個艙段「夢天」實驗艙31日下午成功發射,大陸天宮太空站三艙「T」字的基本構型完成。1日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布,中國太空站夢天實驗艙發射入軌後,在11月1日凌晨4時27分成功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13小時。

載運「夢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31日下午3時37分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升空,9分鐘後入軌,宣布成功發射。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曾表示,「夢天」實驗艙配置了一個貨物氣閘艙和一個艙外展開試驗平台。今後需要在艙外安裝的科學試驗設備,可以通過貨運飛船運送到太空站,再通過貨物氣閘艙把載荷送到艙外,由機械臂或者太空人把它安裝到艙外的平台上,可以實現艙外試驗項目不斷更新。

▲▼夢天實驗艙與太空站組合體在軌完成交會對接。(圖/翻攝自新華社/微博)

▲夢天實驗艙與太空站組合體在軌完成交會對接。(圖/翻攝自微博)

去年4月29日上午,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將太空站首個艙段「天和」核心艙送入太空。今年7月24日,第二個艙段—「問天」實驗艙成功發射。23噸級的「夢天」實驗艙就位後,大陸太空站組合體的重量再次刷新紀錄。

天和、問天與夢天將呈「T」字型排列,當中單論體積的話,夢天還是三者中最大的一個。雖然它和問天大致對等,但問天實驗艙在工作艙的末端配置的是個讓太空人可以進出太空站,進行艙外活動的「氣閘艙」;而夢天則是在末端配置了一個可以讓大型貨物進出的「貨物氣閘艙」,方便進行曝露在太空中的艙外實驗。

今年底,大陸還將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實現6名太空人同時在太空站工作,太空站的重量將達到100噸級。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