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員林市一名16歲的高二女學生,近期連續多日發燒並且上吐下瀉,尤其是進食後即會嘔吐,甚至連水都不敢飲用,每日嘔吐次數多達7、8次。就醫治療病情並未獲得改善,經轉診部立彰化醫院透過糞便PCR檢驗後,確診為罕見的沙波病毒感染,並在住院13天後才獲得出院。
2024-11-07 11:31南韓進一步鬆綁針對從中國入境旅客的新冠檢疫措施!自從南韓11日重新辦理中國旅客短期入境簽證後,中國也從18日起針對南韓旅客比照辦理。如今隨著中國入境旅客PCR核酸篩檢陽性率降低至不到1%,稍早南韓防疫當局又宣布,從3月起解除中國旅客落地PCR的義務。
2023-02-22 10:15南韓從今年1月2日起針對中國祭出嚴厲的入境防疫管制措施,包括針對從中國入境旅客實施登機前、落地後PCR核酸篩檢,甚至限縮辦理陸客短期入境觀光簽證,自從南韓防疫當局宣布該措施將延長實施1個月後,便引來北京當局不滿。南韓國務總理韓悳洙表示,若中國疫情可獲控制,則將提早開放辦理觀光簽。
2023-01-31 16:24中國自從完全解除新冠防疫措施後,確診人數便跟著暴增。對此,南韓曾宣布從本月2日起針對中國入境旅客實施登機前、落地後的PCR核酸篩檢,不僅停止增加從中國起飛的航班班次,甚至限縮辦理短期入境觀光簽證。最新消息指出,南韓防疫當局決定將該措施延長實施1個月。
2023-01-27 11:43大陸全面鬆綁防疫之際,江西東鄉24日卻發布一則「免費核酸(PCR)檢測」的通知,引發外界熱議。對此,當地政府24日晚間致歉稱,已平穩度過本輪疫情高峰,之後將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做好防疫工作。
2023-01-25 10:35施打高端疫苗民眾要入境日本,得自費3500元PCR取得陰性報告,一名網友表示,做完PCR檢測後,隔天接到通知「結果為陽性」,但他快篩都是陰性也無症狀,醫院表示,可能是之前確診的關係,因此決定將原PO「歸類舊檔」,怎料拿到報告時,上頭僅寫著「陽性」,無任何文件或檢附說明,最後只能留在台灣。
2023-01-07 17:52隨著中國新冠疫情緊急升溫,南韓防疫當局宣布,從2日起針對從中國入境旅客實施登機前、落地後的PCR篩檢,停止中國起飛航班增加班次,同時限縮辦理短期入境觀光簽,等於陸客來韓觀光「被迫喊卡」。對此,中國網友們憤怒帶起反韓熱潮,在微博留言,「不買、不去,對韓國Say No。」
2023-01-04 17:46隨著中國新冠疫情緊急升溫,南韓國務總理韓悳洙去年12月底宣布,將針對從中國入境的旅客實施登機前、落地後的PCR篩檢,不僅暫時停止增班中國飛抵南韓班機、中國班機一律只能停仁川,更表示1月底前限縮辦理短期入境觀光簽。昨(2)日,從中國入境的309名短期滯留外籍旅客中,有61人篩檢結果呈陽性。稍早宣布,香港、澳門入境旅客也須列入普篩範圍。
2023-01-03 10:36中國8日即將解除邊境管制措施,大批中國旅客將出國旅遊,許多國家已對此祭出相應邊境防疫新規。2022世足主辦國卡達跟進宣布,所有自中國入境的旅客,必須提供出發前48小時內PCR陰性證明;比利時也表示,會對所有自中國入境的班機進行廢水檢測。
2023-01-03 07:06中國大陸乘客加強檢疫專案今(1)日上路,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共有7航班、500多人自大陸返台,上午已採檢1航班、84名旅客,採檢時間約30分鐘,指揮中心會持續優化系統,讓採檢流程更順暢。此外,由於PCR送驗需要時間,預計明天下午才會有結果。
2023-01-01 14:44隨著中國完全解除新冠防疫措施,導致確診人數暴增。對此,南韓國務總理韓悳洙今(30)日宣布,至明年2月底前,從中國入境的旅客在登機前、抵達仁川國際機場後一律得實施PCR篩檢,暫時停止增班從中國飛抵南韓的班機,中國飛往南韓的班機一律只停仁川,以便加強控管,且明年1月底前限縮辦理短期入境簽證。
2022-12-30 09:25大陸逐步解封後,疫情大爆發,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IHME)指出,最新模型預測顯示,大陸2023年將有超過100萬人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
2022-12-19 11:09掌控著全大陸民眾出行軌跡的行程卡今(13)日正式下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相繼表表態,會同步刪除用戶行程相關數據,依法保障個資安全。網友紛紛截圖發文紀念,「這個時代初步結束啦。」
2022-12-13 10:36大陸防疫鬆綁後確診人數攀升,多地醫院的發熱門診擠滿病患。四川一名醫師表示,因求診人數急增,診所藥物耗盡,約30家診要暫時停診。有市民發文稱,11日去了醫院,「沒有藥,藥都被買光了」。
2022-12-12 16:37大陸農村地區醫療資源相對落後,為了應對解封後激增的確診病患,大陸國家衛健委11日發布通告,要求縣級三級醫院在12月底,必須實現ICU(加護病房)床位不少於總數4%的目標。
2022-12-12 12:26大陸解封後,迅速增加的病例考驗醫療量能。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推估,本次疫情感染高峰期可能會在一個月內到來,要整體渡過這次疫情,可能需要3-6個月時間。
2022-12-11 18:03大陸疫情封控鬆綁後,民眾自測陽性個案大增,醫療系統面臨考驗。湖北武漢一家醫院的發熱(發燒)門診前,就排了長長人龍,市民感嘆「放開後,全部是發燒的啊」。不過,也有網友指出,「不用製造恐慌,往年流感季節都是一樣。」
2022-12-11 17:01大陸此前嚴格的封控重挫民生經濟,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生張東輝於今年8月,將「3年了 我已麻木」這7字拆分,分別塗鴉在北京多個核酸(PCR)檢測亭上,之後被拘留。大陸7日頒布「新10條」政策後,網傳消息指出,大陸檢察院於8日撤訴,張東輝無罪獲釋。
2022-12-11 15:51大陸7日發布「新十條」大幅放寬隔離。對此,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表示憂慮,認為沒有做好相關配套設施,一下子大幅放寬防控,社區很大機會出現「海嘯式爆發」,故要很小心。
2022-12-09 14:53大規模核酸檢測令大陸多地政府財務吃緊,如今隨著疫情解封,相關採購項目宣佈終止或暫停,例如浙江寧波一處街道的外包項目就已終止,原預算高達95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4200萬元),預計每月檢測61萬人次。
2022-12-08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