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損失是一般詐騙的11倍!不動產詐騙手法翻新 桃園跨局處合作防詐

▲不動產詐騙手法翻新,桃園跨局處合作防詐

▲不動產詐騙手法翻新,桃園跨局處合作防詐。(圖/市府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地政局長蔡金鐘19日於市政會議表示,據統計,不動產詐騙的財務損失是一般詐騙的11倍,詐騙集團以往常以偽造文件、冒名交易等手法騙取房產,近期轉變為誘導被害人將房地產抵押借款,進一步詐取資金。為保護市民不動產安全,市府跨局處合作推動各項防詐措施,防範有心人士透過調解移轉獲取不法利益。

副市長蘇俊賓於聽取地政、法務及警察局3個局處,提出「全民防詐、建構不動產安全防線」專題報告後表示,為更有效防範不動產詐騙,市府將積極提供更多誘因,鼓勵市民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等服務,及早防範偽冒不動產移轉及貸款情況。蘇副市長亦呼籲中央政府研擬修訂不動產移轉相關法規,強化相關監管作為,遏止詐騙事件發生,保障市民財產安全。

▲不動產詐騙手法翻新,桃園跨局處合作防詐

▲桃園跨局處合作防詐。(圖/市府提供)

王副市長指出,金融機構防範詐騙的成功經驗顯示,主動「察覺」是一大關鍵,而詐騙案件一旦發生往往已無法及時止損,目前桃園市「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約4萬人申請,市府將結合地稅局、民政局等通知單,提供市民「地籍異動即時通」申辦資訊,並提高相關誘因,鼓勵市民及早參與防詐機制,從日常生活中提高防範詐騙意識。

地政局長蔡金鐘表示,為保護市民不動產安全,市府跨局處合作推動各項防詐措施,包括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高風險登記案件關懷提問、延長登記辦理期限、被害人權益保障,以及詐騙案件代理人為地政士之查處等。其中,桃園市率全國之先,於申請本市不動產地籍歸戶資料時,透過「地籍異動即時通」同步通知登記名義人,讓市民第一時間提高警覺,防止詐騙發生;市府亦針對高風險地區,主動通知地主並推廣防詐服務,防範有心人士透過調解移轉獲取不法利益。

法務局長賴彌鼎表示,市府針對不動產詐騙形態,提出三大防範策略,首先,透過前端加強宣導,提升民眾防詐意識,特別是針對容易成為詐騙目標的長者及中高齡族群;其次,強化登記機關及金融機構的謹慎審查,確保過程中每一項操作充分核實;最後,針對已發生的詐騙案件,加強追查與懲罰力度。

法務局賴局長進一步指出,市府可導入公證制度,讓所有契約及不動產交易過程更加安全,降低詐騙集團操作機會;亦可建議高齡族群運用財產信託管理制度,透過會計師、律師及金融機構等專業人士,確保所有投資及資金應用有效管理,保障財產安全。

04/20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41 2 1537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