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官家暴2女兒 大學姐妺燒炭:幸好媽跟你離婚!不然被打死

王姓教官的大女兒遭父親毆打後就醫,並開立驗傷單提出告訴。(圖/甯其遠攝)

▲王姓教官的大女兒遭父親毆打後就醫,並開立驗傷單提出告訴。(圖/CTWANT提供)

圖文/CTWANT

服務桃園市某高中的王姓教官10年前曾被前妻指控家暴,最後雙方以離婚收場,當時2個女兒的撫養權由其取得,不料10年後這對姐妹花也受到父親家暴,2人還一度因而在家燒炭自殺未遂。日前,就讀大學的姊姊因為不願再穿國中時期的舊衣,被父親指為「浪費」而遭狂毆,姊姊向警方報案,並向生母求助,希望脫離情緒失控的父親,回復正常生活。

就讀北部某大學的19歲姊姊說,六月十八日星期天中午,她把小時候的衣物整理打包,準備丟棄,卻遭到父親阻止,指她浪費。「我已經念大學了,想穿適合現在年齡的衣服,而且是用自己省下的零用錢跟打工賺來的薪水去買新衣服,為什麼不行?」姊姊說,她認為父親的要求不合理,但據理力爭的結果是讓父親更生氣,要求她立刻穿上已經打包的舊衣服。

姊姊說,她認為父親要她現場穿上舊衣服的命令太過分,隨口回了一句「神經病啊?」,未料引來父親大暴走,衝過來拉住她的頭髮,將她從沙發扯到地上,並開始一陣拳打腳踢。姊姊說,她被打的時侯,用雙手護住自己的頭,想到自己從國小二年級就目睹父親家暴媽媽,既然無法在身體上對抗父親的拳腳,只能嘴上反擊說,「幸好媽媽跟你離婚了,不然遲早被你打死。」、「你家暴,我要報警,我要告你家暴。」講完這些話後,不僅被打得更凶,手機也被父親搶走。

姊姊激動地說,父親暴走打她的聲音很大,連對面的鄰居都聽到聲音,隔著巷子把家暴過程錄音,當時在住家二樓的祖母也發現不對勁,下來勸阻,父親才悻悻然離家,她也用祖母的電話報警,叫救護車把自己送到醫院。

曾在軍旅時期就因毆妻被判離婚的王姓教官,近期又因親子溝通問題發生家暴,目前也受到大女兒指控傷害。(圖/讀者提供)

▲曾在軍旅時期就因毆妻被判離婚的王姓教官,近期又因親子溝通問題發生家暴,目前也受到大女兒指控傷害。(圖/CTWANT提供)

「我跟妹妹因為受到長期的精神壓力,四月中旬曾經燒炭自殺,現在被他拿這點出來說,『反正都燒炭過了,多打幾下也沒差。』」姊姊說,她們姊妹二人持續受到父親言語與精神暴力,而妹妹今年剛滿18歲,面臨大學甄試,本來情緒就比較脆弱,今年四月十五日,妹妹買了煤炭跟火爐計劃跟姊姊一起輕生,但因姊姊未依分工購買安眠藥,兩人從深夜十二點開始在房間裡燒炭,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二點多,妹妹表示「頭好痛,受不了了」,姊姊才決定打電話向消防隊求救。沒想到,這件事竟成了父親毆打姊姊的理由之一。

姊姊在醫院聯絡上生母,跟妹妹一起回到生母的住處暫住,除了向警方報案受到家暴外,也向桃園市議員參選人李柏瑟求助,向法院聲請暫時保護令,防止父親再接觸她們。姊姊說,現在她跟妹妹都不敢回家和父親住,也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辦,但她認為雖然覺得父親情緒不穩定,讓她感到壓力很大,但「有一天他老了躺在床上,我還是會照顧他的。」

據了解,46歲的王姓教官在桃園市教官界「小有名氣」,曾被檢舉「包庇學生於上課時間打牌」,遭調派至其他高中,後來又遭人投書教育部,在第二所學校任職期間遭停職並隔離調查;調查完畢無違規事由,原本可返回高中繼續任職,但原校校長表示有疑慮,又轉調他校,到了新校正在與學生打官司。

李柏瑟說,民眾遇到家暴事件千萬不能姑息,一定要報警自保,以免事態愈來愈嚴重。她也指出,政府相關單位對於家暴的施暴者必須要嚴懲,以這位教官為例,長期對母女施暴,兩個女兒還被他打到燒炭自殺,有必要檢核他是否還適合在學校任職,「否則這種恐怖分子(在學校),誰來保護這些學生?」

長期關懷婦幼問題的桃園市議員參選人李柏瑟協助被害人臨時安置,並且向檢方聲請保護令。(圖/甯其遠攝)

▲長期關懷婦幼問題的桃園市議員參選人李柏瑟協助被害人臨時安置,並且向檢方聲請保護令。(圖/CTWANT提供)

王姓教官表示,他希望女兒能珍惜物資,才會要求她馬上試穿舊衣服,以證明是否真的不合身;而控告學生是因為該生在校、在家都不受管教,並在課堂上辱罵三字經,在與家長談論後決定以控告的方式給學生一個教訓,希望能反省、改變態度。他說,女兒控告他家暴的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如果最後檢察官與法官認為他管教女兒過當,他願意接受司法處罰。

CTWANT提醒您,自殺解決不了問題,給自己機會,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延伸閱讀
教官家暴2/受家暴者無處可去 議員參選人籲規劃社宅為庇護所
大魔王來襲1/三商壽、宏泰人壽淨值比吊車尾 新壽增資逾92億最大宗
謝姐三遷1/謝金燕換車又換房 姐姐道高一尺低調躲狗仔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