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有2個↑颱風生成!模擬路徑曝光 半個台灣變天溼答答

記者陳俊宏/台北報導

氣象專家賈新興表示,10月中旬前至少有2個以上的颱風生成。中央氣象局預報員陳伊秀指出,南海的擾動預計最快周二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也有可能增強成颱風,至於菲律賓東方的擾動,未來也不排除成颱。氣象專家吳德榮提醒,周四起東半部降雨增加。

天氣圖。(圖/氣象局)

▲氣象局風場預報顯示圖最新模擬周六當天熱帶系統動向。(圖/氣象局)

陳伊秀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指出,這周天氣大致分兩個階段,今天和周二吹東風,東半部、基隆北海岸和恆春半島有些局部短暫降雨,其餘各地大致多雲到晴;午後雷陣雨部分,今侷限在中南部山區,周二範圍稍微廣一點,在中南部地區和北部山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天氣圖。(圖/氣象局)

▲▼今雨區預報圖。(圖/氣象局)

天氣圖。(圖/氣象局)

陳伊秀說,周三至周日南邊水氣慢慢往北移,降雨偏在台灣東側,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和恆春半島都會下到雨,且有局部較大雨勢;至於西半部雲量較多,午後雷陣雨以中南部和北部山區為主。

陳伊秀分析,菲律賓東邊到南海是大低壓帶,位於南海的擾動最快周二增強為熱帶低壓,成颱機率較高,預估路徑朝海南島和廣東移動;而在菲律賓東方也有些擾動,目前各家模式做出來的比較不一致,但也不排除成颱,還要再觀察。

▼吳德榮說,最新歐洲模式模擬周日20時預測圖(下圖左)顯示,南海及菲律賓東方海面皆有熱帶擾動;歐洲系集模式50次的模擬路徑(下圖右)顯示,熱帶擾動穿過菲律賓進入南海,與台灣相對距離或近或遠,有很大的差異。(點圖可放大/翻攝「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

天氣圖。(圖/「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

賈新興3日提到,10月中旬前至少2個以上的颱風生成,有利颱風生成環境指標從10/5起持續至10/20左右,之後進入短暫休息,下一波11/10-11/20左右,請大家關注南方系統的發展,颱風生成不需要恐慌。

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提到,最新歐洲(ECMWF)模式模擬周日20時預測圖顯示,南海及菲律賓東方海面皆有熱帶擾動,各國模式亦有類似模擬,但位置、強度差異甚大,對台灣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歐洲系集模式50次的模擬路徑顯示,熱帶擾動穿過菲律賓、進入南海,與台灣相對距離或近或遠,有很大的差異,因此,無論各國模式或系集模式皆顯示,目前模擬的國慶日天氣不確定性很大,應繼續觀察模式的調整。

吳德榮表示,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今至周三偏東風帶來水氣,迎風面北海岸、東半部偶有局部短暫雨,背風面西半部晴朗,高溫微降、白天仍偏熱;周四至周六因南方有熱帶擾動發展,偏東風挾帶更多水氣,迎風面北部,東半部的降雨與日俱增,背風面西半部雲量稍增、午後中南部近山區有局部降雨的機率;國慶日水氣減少,天氣略見好轉,東側偶雨、西側晴,但各國模式模擬並不一致,且都在調整中,尚需持續觀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