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陳明祺:對岸無法接住賴清德善意 再次錯失歷史良機

▲▼520總統就職典禮,前總統蔡英文由總統賴清德陪同,登上府前廣場典禮舞台向民眾揮手致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學者認為,賴清德的兩岸論述「有為有守」,然而對岸卻無法接住善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今(20日)正式就職,清大社研所副教授陳明祺表示,賴清德的兩岸論述「有為有守」,然而對岸卻無法接住善意,再次錯失歷史良機;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則說,對中國而言,中華民國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台獨」,台灣的在野黨實在不應該持續跟著中國隨之起舞。

陳明祺指出,在中共步步進逼情況之下,賴清德在整個就職演說中展現出來「有為有守」的態度,他除了明確提出世界需要台灣的3大理由,包括世界民主鏈、亞太安全鏈、民主供應鏈,同時也展現實質誠意,拋出重啟雙邊對等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等政策,向中國釋出善意。

陳明祺表示,賴清德日前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談及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推動價值外交等,以及今日所提「我們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都展現他對兩岸議題的務實態度。

「各方也都期待,我相信包括中國也知道,他(賴清德)會秉持有為有守的方向,來處理兩岸關係」,陳明祺說,然而,對岸無法接住善意,再一次錯失歷史的良機,相較之下,台灣則是更願意肩負責任、堅持健康有序交流的一方,因為深知「台海和平穩定不只是關乎台灣與中國,更是全世界的事情」。

陳方隅表示,賴清德的講稿內容結構相當完整,內政與外交篇幅比例分配適中、結構完整且敘事清楚。在內政方面,賴清德詳細地講述包括經濟、產業、長照、民生與年輕人等施政方向,他過去所宣示內閣要打造AI創新,此次內閣亦與他的用人哲學吻合,這些都是對未來施政藍圖的宣示;至於外交方面,他也將延續前總統蔡英文的外交路線,過去8年的外交成績世界有目共睹,相信大家對此都很放心。

陳方隅指出,過去前總統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對中國釋出極大的善意,然而中國的回應卻仍然只有震怒與批評,由此可知無論總統表達什麼立場,中國的批評都不會停止。他強調,對中國而言,中華民國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台獨」,台灣的在野黨實在不應該持續跟著中國隨之起舞。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