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研擬中止ECFA惠台關稅? 國台辦:民進黨涉嫌違反世貿組織規則

▲▼2021.9.15、國台辦新增軟體設備、大陸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兼發言人朱鳳蓮。(圖/記者任以芳攝)

▲大陸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兼發言人朱鳳蓮。(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日前宣佈對台貿易壁壘調查最新進展,並表示將依據有關規定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針對該調查,大陸國台辦今(18)最新回應稱,起因是民進黨單方面限制大量大陸產品輸入,涉嫌違反世貿組織關於「非歧視原則」、「普遍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等規則,「我們支持相關主管部門將結合貿易壁壘調查情況,依據有關規定研究採取相應的措施。」

發言人朱鳳蓮指出,商務部對台貿易壁壘調查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民進黨單方面限制大量大陸產品輸入,涉嫌違反世貿組織關於「非歧視原則」、「普遍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等規則,損害了大陸相關產業和企業利益,同時也損害了台灣消費者利益。「參與調查的兩岸企業和商協會呼籲台灣方面盡快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

朱鳳蓮稱,2010年6月,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ECFA是為推動實現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達成的特殊安排,其生效實施給兩岸特別是台灣相關企業和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朱鳳蓮表示,「民進黨當局上台以來,不僅未採取切實舉措解除對大陸歧視性貿易限制,還不斷變本加厲,如本次調查立案時涉及產品2455項,在調查期間又調整至 2509項。」

朱鳳蓮強調,根據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初步調查結果,台灣對大陸採取貿易限制措施,不符合ECFA 關於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的要求,違反ECFA有關「逐步減少或取消雙方之間實質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條款。「我們支持相關主管部門將結合貿易壁壘調查情況,依據有關規定研究採取相應的措施。」

商務部對台灣生產的聚碳酸酯輸到大陸,將課徵16%到22%的臨時性反傾銷稅,由於聚碳酸酯屬於ECFA的早收清單項目之一,外界擔心,大陸方面是否逐一取消ECFA其他項目。

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表示,ECFA不是說廢就廢,要重新建立更困難,但特殊產品在特殊情況下可能會被調整與變化。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