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11!首見中國境外移入 疾管署示警:當地疫情急速上升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猴痘疫情還在燒!疾病管制署今(18)日公布上周國內新增11例猴痘,分別有10例本土與1例境外移入。其中境外移入個案首見自中國大陸入境,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監測中國猴痘疫情有急速上升情況,但沒有詳細資訊,還是提醒民眾如果前往中國大陸,且有高風險行為還是要注意。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最新疫情。(圖/記者洪巧藍攝)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最新疫情。(圖/記者洪巧藍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疾病管制署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11例猴痘(Mpox)確定病例,其中10例為本土、1例為境外移入個案。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1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別是基隆市2例、台北市2例、新北市2例、台中市1例、彰化縣1例、高雄市2例,都是本國籍男性;至於境外移入為從中國大陸入境,居住地為台北市,是一名外籍男性。

個案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3)年6月26日至7月14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淋巴腺腫大、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7月11日至7月17日確診;經疫調匡列相關高風險接觸者16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

本周境外移入為國內首見自中國大陸入境個案,李佳琳表示,疾管署監測發現中國猴痘疫情有急速上升情況,帶詳細資訊沒有特別透露,還是提醒有到中國民眾要注意避免高風險行為。曾淑慧表示,國內猴痘疫情稍有下降,但目前暑假期間是旅遊旺季,疫情趨勢還需要持續監測。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猴痘疫情。(圖/記者洪巧藍攝)

▲李佳琳說明上周新增猴痘個案。(圖/記者洪巧藍攝)

我國自去(2022)年6月23日將Mpox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7月17日累計確診243例病例(227例本土及16例境外移入),其中178例已康復,6例仍住院治療中、59例於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中。

疾管署表示,7月5日起,擴大猴痘疫苗接種之目標對象為「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等3種。目前全國共105家合作醫療院所可提供接種服務,且其中11縣市、29家合作醫療院所有提供夜間或假日門診服務。

疾管署統計,截至7月17日共計完成69,346人次Mpox疫苗接種服務,其中暴露後預防(PEP)接種400人次及暴露前預防(PrEP)接種68,946人次;已完成2劑疫苗接種者為22,001人,僅接種1劑者25,344人,也提醒第一劑接種後已滿28天可接種第2劑疫苗之18,420位民眾,儘速完成第2劑接種,以達9成保護力。

疾管署呼籲,在完整接種完2劑疫苗之14天內或僅接種1劑的民眾仍要適當保護自己,減少暴露的風險之外,民眾如有前往國內外之風險場域,應落實自我防護,並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風險場域,如出現皮膚病灶,例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疑似症狀,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高風險場域暴露史及接觸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