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恐有「圓規」颱風誕生 「獅子山」最快明先生成

天氣圖。(圖/氣象局)

▲氣象局風場預報顯示圖最新模擬下周三熱帶系統動向。(圖/氣象局)

記者陳俊宏/台北報導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今天(5日)表示,目前在菲律賓南部的低壓,有機會在周三、周四逐步發展成為熱帶性低氣壓,將發展成為今年第17號颱風;有些預測模型也預測出在雙十連假期間,菲律賓東方海面的擾動有可能發展成為第18號颱風,目前說會不會侵襲台灣還太早。

根據國際命名,若屆時雙颱生成,將是今年第17號「獅子山」(Lionrock,香港提供,指獅子山),以及第18號颱風「圓規」(Kompasu,日本提供,指圓規星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彭啟明今在臉書指出,預計未來幾天仍類似,水氣會略增多,東風波動也會更顯著,東半部是多雲到晴有局部陣雨的天氣;而西半部仍相對晴朗炎熱,中南部大氣很穩定,空氣污染物擴散不易,空氣品質略差一些,尤其中部許多地方仍有機會到達敏感族群不健康等級。

▼南海到菲律賓東方海面是低壓帶,易有擾動發展。(圖/翻攝彭啟明臉書)

天氣圖。(圖/翻攝彭啟明臉書)

彭啟明說,整體環境上,台灣附近仍受到高壓南緣偏東風勢力的影響,預期仍會持續幾天到雙十連假期間;而南方的南海到菲律賓東方海面,是一個相對的低壓帶,有逐漸發展成為季風低壓的趨勢。

彭啟明分析,目前在菲律賓南部的低壓正在發展中,往西進入南海後,有機會在周三、周四逐步發展成為熱帶性低氣壓,將發展成為今年第17號颱風,預期這將往中國南方海南到廣東接近,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

彭啟明表示,而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的擾動,也仍在發展當中,有些預測模型,也預測出在雙十連假期間,有可能發展成為第18號颱風,目前說會不會侵襲台灣還太早,也仍要看高壓勢力的發展。

彭啟明指出,台灣的天氣縱使不受到颱風的影響,仍要留意南方水氣較多,偏東風的環境仍會對東部造成影響,有些地形降雨發展的機會,中南部靠山區也有熱對流局部陣雨發展。

▼南海到菲律賓東方海面是低壓帶,易有擾動發展。(圖/翻攝RAMMB)

天氣圖。(圖/翻攝RAMMB)

彭啟明說,展望這個季風低壓,也都還有持續發展的可能,仍再有颱風會生成,10月平均有3-4個颱風生成,但不需要過度驚恐或過早預測,等到有明確的低壓發展後再來觀察都還來得及;如果需要較長時間大膽的預測,就必須有每天變來變去很不確定的準備,很容易變成搏版面的一日新聞。

彭啟明提到,未來幾天在東半部的水氣稍多,西半部持續晴朗,而雙十連假期間雖然有颱風的變數,但大致上仍維持類似的天氣型態;目前東北風仍在較高緯度中發展醞釀,還沒有在近期南下到台灣的趨勢,要有較為秋涼的感覺,可能要到10月下旬才較有機會。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陳伊秀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表示,南海到菲律賓東方海面是一個低壓帶,位於南海的低壓今和周三有機會增強成熱帶低壓,周三、周四也不排除成颱,預估未來往西北西朝中南半島或海南島移動,對台灣天氣沒直接影響,但周四至周六會帶動低壓帶水氣稍往北抬。

陳伊秀指出,另外,在菲律賓東方海面也有些擾動,有模式有做出成颱訊號,但還不確定在什麼時間點;由於所處環境場不錯,要留意周日到下周二若有發展起來,會不會影響台灣天氣,還要再觀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