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BBC專訪談中國威脅 「不排除侵台可能」但代價高昂

▲▼109年國慶大會,蔡英文總統發表國慶演說。(圖/記者李毓康攝)

▲ 蔡英文完成8年任期,將於5月20日卸任。(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總統蔡英文將於5月20日正式交棒給準總統賴清德,她卸任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談及北京威脅時坦言不能排除軍事衝突可能性,但武力犯台代價高昂,中國可能因此賠上數十年發展,認為只要謹慎以待,仍有很大的可能性維持和平。

面對中國威脅及習近平的野心,蔡英文認為,習近平確實可能有某種侵略計畫,但這項計畫仍未確定,因為世界在改變,中國的情況也有所變化,如今的世界非常不同,尤其是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因為全球民主陣營互相團結,形成有意義的威懾力量,「只要我們非常謹慎處理這件事,仍有很大的可能維持我們都需要的和平。」

BBC記者提到,中共解放軍規模龐大且現代化程度非常高,批評人士稱台灣不能指望靠一己之力在軍事上抗衡中國。蔡英文回答,「這當然有道理,但奪台成本非常巨大」,中國領導人必須衡量他們是否準備好付出代價,而台灣該做的是繼續提升中國犯台成本,一是加強軍力,二是與區域盟友形成集體威懾。

儘管不能排除軍事衝突及中國侵略可能性,但蔡英文指出,在相關各方及區域共同努力之下,中國確實感受到壓力,因為這不僅關乎軍事,「他們必須意識到,一場戰爭的代價可能是他們的經濟發展」,犯台恐怕使中國經濟發展延後數十年,「若你是中國領導人,什麼更重要?是奪台還是持續的社經發展?」

專訪尾聲記者問道,民調顯示多數台灣人希望兩岸維持現狀,那麼對蔡英文來說何謂「現狀」?她回答,「我們只能靠自己」,台灣有政治體系,有憲法,有法律規範社會,「我們擁有構成國家的所有要件」,只是沒有足夠的外交承認。

蔡英文最後表示,台灣是由台灣人民來詮釋,「最重要的是我們是獨立的。我們是一個民主國家,我們享有自由、民主與進步價值,我們是一群為自己感到驕傲的人。」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