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蛋爭議遭疑「自己倒顏料」 學者:可能是假單胞菌滋生造成

▲▼超市買到台農「綠」雞蛋 衛生局抽查結果出爐。(圖/翻攝臉書)

▲網友稱在超市買到台農「綠」雞蛋。(圖/翻攝臉書)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有消費者在超市買的台農洗選蛋打破後呈現黑綠色,但效期還有一周,新北和高雄市衛生局展開稽查,行政院長陳建仁則稱是假消息。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陳彥伯表示,雞蛋會變質變綠色,可能是「假單孢菌」導致,通常是蛋殼已經出現裂縫或細紋,導致細菌滋生。

進口蛋爭議延燒,近期網路上又有網友貼出綠色蛋白的臭雞蛋,還貼上巴西國旗,暗示市面上的進口雞蛋品質堪憂,不過有網友懷疑是自己倒顏料進去。針對綠蛋疑雲,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直指是「假消息」,農業部今也赴警局報案,希望檢警協助釐清真相。但發文男子昨澄清,事件絕無造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彥伯表示,雞蛋變綠色有可能是「假單胞菌」導致,通常蛋殼已經出現裂縫或細紋,才會這麼嚴重,而假單胞菌也有機會在冷藏溫度下生長,因此冷鏈也有機會造成腐敗,若後來轉成室溫,更會加速生長與腐敗。

至於過期多久的蛋會變成這樣,陳彥伯表示很難推估,要視蛋殼破損的情況,微生物進入的狀況,還要看儲存狀況而定,但原則上,存放越久,存放溫度越高,風險就越高。

不過,陳彥伯也強調,雖然出現綠色的腐敗蛋是有可能的,但該名網友的案例,只憑照片資訊不足,無法百分之百確認是否是蛋品腐敗所致。

陳彥伯進一步指出,不只進口蛋,任何蛋都有可能會有腐敗狀況,只是因為進口蛋放比較久,風險自然增加,但透過洗選、封膜與冷鏈都是減緩風險的方式。

謝姓蛋商表示,雞蛋被黴菌感染後是有可能變色,一般是整個變黑,少數有些變綠,但從網友的照片來看,這樣均勻的綠倒是沒見過,以蛋黃仍是鮮黃而言,其感染時間似乎不長,的確是有點怪異,但也有可能是剛好在擴散期間打開,若多放兩天應該就會全部發黑。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