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酸侯友宜政見惹議 《商周》回應了:小編沒有被fired

▲▼侯友宜-台北火聖廟參拜、與大安區里長茶敘座談。(圖/記者周宸亘攝)

▲侯友宜。(資料照/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皮心瑀/台北報導

《商業周刊》因整理檯面上4名總統參選人所提出的AI、半導體政見,卻在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的照片上寫上「……」,引發爭議。侯友宜競選辦公室今表示,侯友宜相關政策意見網路上都可搜尋到,也可以跟競辦詢問,但小編卻沒有這樣做,質疑其背後動機,呼籲應儘速嚴正澄清並道歉。對此,《商業周刊》30日稍早發出聲明,強調當初花了9個月時間調查為何台灣會出現晶圓山和手機河,「小編沒有被fired,不足之處,我們虛心聆聽」。

對於各方意見,《商業周刊》說明,小編都收到了,謝謝大家。該篇貼文他們的初心只是希望台灣拚經濟的時候,也要顧永續,他們花了9個月時間調查為什麼台灣會出現晶圓山和手機河,所以也希望每一個總統參選人,都要對這件事提出主張,讓所有人更明白,所有選舉支票的背後,要共同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商業周刊》強調,「謝謝大家關心,小編沒有被fired,不足之處,我們虛心聆聽。我們會在這裡跟大家一起努力,讓台灣不再有禿了頭的山和變紅的河水。」

《商業周刊》29日在臉書上討論各參選人AI、半導體政見,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政見提到,「台灣沒有兩難,台積電也不會有兩難,台積電會留在台灣繼續茁壯、繁榮」;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部份提到,「台灣的經濟已經沒有人口紅利,產業應當要轉型,而未來20年要努力發展的,就是搭上AI列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則是,「把關渡平原打造AI科技谷」;但輪到侯友宜時,圖卡上只有侯友宜的照片,卻沒有文字,僅有「.....」,小編還寫下「我們已經努力了」。

有關《商業周刊》的貼文,侯友宜競辦緊急聯絡《商業周刊》後,《商業周刊》僅在留言處補上,「太陽光電漁電共生的問題,破壞生態,造成養殖業漁民的生計問題。不能因為單一能源政策造成生態破壞」、「台灣必須勇敢的承擔,把能源配比重新調整,尤其造成空污嚴重的,不管是燃煤或是天然氣都要去做好整備調整」。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