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颱風!今年第11號「海葵」最快下周三生成

▲▼天氣,下雨,豪大雨,暴雨,颱風。(圖/記者周宸亘攝)

▲氣象局表示,今年第11號颱風「海葵」最快可能在下周三生成。(示意圖/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局25日表示,今年第11號颱風「海葵」最快可能下周三生成,目前9號颱風「蘇拉」、10號颱風「丹瑞」都還沒消散,海葵對台的影響仍要持續關注。

氣象局表示,第9號颱風蘇拉、第10號丹瑞接連形成,其中蘇拉下周三、四可能影響到台灣,外圍環流將為東半部帶來大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象局指出,蘇拉目前仍是輕度颱風,位於鵝鑾鼻東南方400公里的海面上,預計明天會增強為中颱,下周開始會逐漸靠近台灣。

氣象局預估,蘇拉今天影響了宜花東,3縣市的風場轉為東風,也因此帶入水氣,預計下周開始向南遠離,東半部天氣會轉好。不過,下周二開始,蘇拉又會北轉,開始靠近台灣,不排除發布海上颱風警報,迎風面的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可能出現短暫陣雨,至於背風的西部則是持續好天氣、會感受到炎熱。

而颱風「丹瑞」則是持續朝西北前進,不會影響到台灣。不過,關島附近海域下周二預估將有熱帶低氣壓生成,最快周三增強為第11號颱風「海葵」,對台灣影響為何,仍待持續觀察。

▲▼氣象局解釋了颱風名稱的命名方式。(圖/氣象局)

▲氣象局解釋了颱風名稱的命名方式。點圖可放大。(圖/氣象局)

至於颱風是如何命名?世界氣象組織1998年12月間曾召開第31屆颱風委員會決議,由鄰近西北太平洋的會員國、地區來提名,最後集合而成,一個會員提供10個名字,彙整成有140組名字的總表,只要西北太平洋有颱風形成,就會按照總表的順序來命名。

氣象局說,西北太平洋每年平均形成26個颱風,因此命名表大約6年就會用完一輪,而最後一個順序「蘇拉」用完以後,下個颱風就會重新輪迴,使用第一順序的「丹瑞」來命名。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