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消逝得比想像快 歷史小說家楊双子:想把點心當史料記錄下來

▲《開動了!老台中 歷史小說家的街頭飲食踏查》作者楊双子專訪。(圖/記者林敬旻攝)

▲台灣新銳小說家楊双子以田野調查的方式,對台中尋常的街頭點心進行一番踏查!(圖/記者林敬旻攝,下同)

記者萬玟伶/台北報導

去年年末出版《開動了!老台中:歷史小說家的街頭飲食踏查》的楊双子,雖以台中名店為代表,娓娓道來點心的前世今生,但她解釋當初並非先選店家,也並無推薦店家的本意,歷史小說家的重點仍是追索點心的身世、踏查出有趣的過往,因此和一般美食書不同的是,楊双子是先選點心,再擇店家來談食物脈絡。她笑說,「書一出後,就有人說楊双子的品味不怎麼樣,害我好傷心。」

但「品味」是如何被建立的
食物的「美味」是否真來自我們舌頭的自由心證?

在一趟趟的美食踏查中,楊双子實際以「走路」為田調,透過街頭點心周邊的地理環境,爬梳當代的生活背景、政局變化,如何促成這些「美味」的發展。例如楊双子就在書中提及多次「美軍駐台中市」這個過往,如何影響台中特定飲食習慣的誕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中的美村路、中美街和華美街周邊,曾經是當年美軍駐清泉崗時,眷屬所住的區域,這些路名都是為了象徵『中美友好』,包括鄰近的『美誼游泳池』也是,這都可以理解以美村路這條路為中心,它周邊一定有很多店家是因美軍關係而誕生!」和美村路有交接的向上路上,以發明「蘋果麵包」而在台灣烘焙史佔有一席之地的「劉麵包廠」即是其中之一。「當年,要供應給美軍的吐司麵包等食物,就是由劉麵包廠供應,老闆發明的『蘋果麵包』並沒有蘋果成分,但當時蘋果就是上流舶來品代表,國外來的麵包更是美味營養的代表,在人們心中,這個組合自然就該要是『好吃』、『美味』的。」

「就算它不美味,我們也會賦予它其他價值,例如『高級』、『健康』。」現在被大眾避之唯恐不及的味精,當初以科學之力加工而成,因為價格與保存條件低廉、能賦予食物味道,加之又是日本人發明,過去即是高級的象徵,「有的店家還會把味精盒子放在店頭,讓客人知道『我們家可是有用味精的喔』,美軍帶進來的『乳瑪琳』,在過去也是美味有營養的代表。」

▲▼ 奶油,乳瑪琳。(圖/unsplash)

▲過去,跟著美軍進入台灣的美式飲食文化,讓乳瑪琳也成為許多人家中的餐桌風景之一。(示意圖/unsplash)

品味建立的過程,背後有著盤根錯節的緣由,讓楊双子格外敏感,「我們對美味的理解其實受到權力的影響很大,對科學的迷信,也會成為權力運作的一環。」但更明顯的當然是與政治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去看戰前作家寫的東西,就會知道在台灣的飲食文化上不可能會出現生魚片,但政權轉移後,當權者認為的美味,如果你不能理解,那顯然是你有問題,因此當代的人才會開始試著理解它的滋味。」

1980年代以前「小吃」並不存在?
權力更迭改變的不只是餐桌風景

然而,政治權力帶來的不只是大眾品味的影響。作家朱宥勳對《開動了!》的觀察,特別在序中提到:

在這本書裡,楊双子幾乎不用習見的「小吃」一詞,通通代之以「點心」。全書只有出現一次「小吃」,那還是轉述他人的說法。這裡的「點心」,應該是台語的「tiám-sim」吧?身為台北、外省出身的小孩,我一直以為「點心」就是指甜點、麵點,直到我在嘉義服役期間,我才發現,老臺灣人將一切吃得精巧、不求飽足的鹹甜食物,通通稱為「tiám-sim」。

收到序的楊双子對於朱宥勳的發現也頗為驚喜,「確實是像他寫的那樣,我在查資料時發現,過去吳新榮、楊水心在日記中從沒有寫過『小吃』二字,最晚在1970年代以前,報紙報導談路邊美食也都是以『點心』稱呼,為什麼後來會全面採用『小吃』?我的觀察是,『點心』是台語用詞,而『小吃』是華語用詞,1980年代是全面使用華語的一代,因此人們習慣使用的詞彙也跟著轉換,我曾跟台語文專家鄭順聰老師討教過,他的理解也是如此,只是『小吃』這個詞彙他沒有查出語源,但我認為這很有可能來自北京。」

有了這個想法,楊双子回頭翻找收藏的書籍,發現約莫在1970~1980年間活躍在台灣、擅長描寫美食的唐魯孫,曾特別介紹「北京菜系」其中一支——北京小吃,且在《中國吃》一書中,篇名也有用到「小吃」一詞。「如果像唐魯孫這麼代表性的人物都使用『小吃』,可見提到這類食物時,北京人應該也都以『小吃』來說。戰後來台的達官顯要,除了以蔣介石子弟兵為主的江浙權貴軍方,再來就是來自北京上海的文人,加上北京小吃本身代表的特色,以及『小吃』可能比『點心』來得更容易讓人理解,或許就是在這種種因素下,取代了當時人們習慣說的『點心』。」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從今天開始再把『小吃』改成『點心』。」楊双子笑著擺手。只是在時間的推移下,包括楊双子在內的30、40歲族群,或許也都只知小吃而不聞點心了,對於日常語彙的再認識,無疑也是踏查美食過程中的另一層發現。

「街頭美食踏查」能否走到「點心臺灣」?
傳統飲食文化的消逝比想像還快

幾年前,書界陸續出版《妖怪臺灣》、《料理臺灣》,讓楊双子很難不動心,未來也想完成一本《點心臺灣》,但她也道出執行上的現實困難,像是傳統漢式糕餅,當年在清國或日治時代為何會出現?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有時即使爬梳了當代的日記、著作與報紙,可能都很難指認出它們曾在街頭出現的痕跡。

▲《開動了!老台中 歷史小說家的街頭飲食踏查》作者楊双子專訪。(圖/記者林敬旻攝)

▲傳統飲食文化的消逝以及查找文獻的不易,對於想深入建構《點心臺灣》的楊双子來說是一大難題。

「還有一種是為了慶典、節日而做的糕餅,像是中元節前後傳統會做『必桃』、『魔芳』,這些詞彙和食物對我們這代人來說非常陌生,現在可能只有70歲左右的老師傅會做,或許下一個10年這些東西就消失了,一是因為做起來繁瑣,二是因為它只為特定節慶所用,一旦和日常飲食習慣產生斷裂,消失的速度其實比想像還快。」

對於迷戀歷史的人來說,若真能穿越回去,或許就是最有效率的研究方法了。要是能穿越,「吳新榮的日記曾寫過雞絲麵,我會想回去試試看,不知道是否跟現在一樣,真的很好奇!」人們靠吃補充營養,美食家靠吃分享療癒的力量,歷史小說家則靠吃還原多面向的台灣。儘管距離理想中的《點心臺灣》仍有大段路要走,但楊双子已開始構思第二本美食踏查的主題,「有些街頭點心隨著時間會被改名甚至改了關鍵作法,像是『台中炒麵』其實根本沒有炒的動作,但現在有店家卻像是為炒而炒,如果沒有人找回原本的脈絡,未來可能會一錯再錯。」

帶著「想為未來的歷史小說家留下一點史料」的心情,楊双子堅定地說,「希望在它們被忘記真正的樣子之前,能讓我先記錄下來。」

場地協力/駱成生命人文咖啡
新北市中和區廟美街28號

特色美食多從逢甲夜市「發跡」的秘密?小說家追「街頭點心歷史」為台中抱屈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