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國防部長顧立雄明天(19)將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業務報告,將提出「四年期國防總檢討」。根據已送抵立法院的報告內容,本次報告共分成六大章節,分別為:國際變局中的台海安全、國防安全之戰略指導、打造克敵制勝的軍隊、推動國防改革優先要務、全民防衛動員支援持續作戰,以及鏈結區域強化集體嚇阻。
依《國防法》第31條規定,在每任總統就職後10 個月內,國防部應向立法院提出《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對此,國防部則遵照總統賴清德的國防理念與政策指導,擘劃重要國防施政方向及具體政策,自去年起,即由各聯參組成專案小組展開編纂作業,並邀請相關單位、諮詢委員廣納建言。
本次報告共分成六大章節,分別為:國際變局中的台海安全、國防安全之戰略指導、打造克敵制勝的軍隊、推動國防改革優先要務、全民防衛動員支援持續作戰,以及鏈結區域強化集體嚇阻。
首先,第一章「國際變局中的台海安全」部分,區分為「大國競爭與區域衝突」、「臺海安全局勢」、「中共灰色地帶行動威脅」及「臺海作戰型態變化」4節。
第二章「國防安全之戰略指導」提到, 據「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善用我地理防禦優勢及各式武器裝備,發展「多域拒止、韌性防衛」軍事作戰整備方向。依「機動、敏捷、致命、成本效益、隱匿」等原則, 組建陸、海、空、網路等多重領域戰力,形成嚇阻侵略的防衛力量。
報告指出,戰時運用快速平戰轉換 、戰力保存、重層防禦及軍民整合等手段,延遲敵人行動及逐次削弱敵軍,迫敵任務失敗。
第三章「打造克敵致勝的軍隊」部分,區分「建構不對稱與韌性戰力」、「落實實戰化訓練」、「提升後備部隊戰力」、「精進後 勤支援效能」、「精神戰力與士氣」及「應對 中共侵擾」等節。
報告提到,將建構擬真戰場環境、執行聯合演訓,將新式武器納入訓練驗測,以強化實戰化訓練。持續精進教召訓練、充實動員體系資源及更新後備部隊裝備,建立後備與常備部隊協同作戰能力。
另外,藉物資分散預囤、整合三軍維修能量及後勤資訊系統等作為,提升後勤支援效能,並透過教育訓練培養愛國情操,增強國軍心理韌性、建立保家衛國的榮譽感及堅定使命,運用科技及多元媒體,反制敵認知戰,強調國軍絕不屈服,任何散播投降的資訊皆為錯假訊息。
第四章「推動國防改革優先要務」,區分「預算穩定成長與妥適配置」、「引進創新技術應用」、「國防自主與多元化武獲」、 「專業人才培育與留用」及「現代化部隊管理 」等5節。
告報指出,為加速國防創新,聚焦人工智慧、無人系統等領域,引進業界發展成熟的技術,以縮短研發期程,快速轉化及導入軍 事應用,積極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防力量。另續推動國防自主,提高武器自製能力,同時透過多元化的武器籌獲管道,在多變的國際局勢中保持靈活彈性與供應穩定。
在人員方面,報告中提到,將持續完善招募、考核、訓練及官兵留營等作為,為國軍培育領導、作戰及各領域之專業人才,另強化文官國防事務知能,培育專業久任人力。部隊管理秉持以人為本,推動行政事務簡政、改善官兵營舍住用品質及提高福利照顧等作為。
第五章「全民防衛動員支援持續作戰」部分,區分「精進動員機制與民防能量」、「跨部會協力合作」及「戰災防護與救助」3節。
報告中提到,將持續與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執行全民防衛資源整 合與演練,推展民防教育與應變訓練,以利平 戰快速轉換,增進常後一體後備戰力。建置戰 傷救護訓練機制、增加戰備藥品與血品庫儲,儲備戰傷救護量能,應處戰災防救任務。同時,運用跨部會協力共同防護基礎設施安全,藉城 鎮韌性演習、更新動員人才庫等持續性工作,強化資源調度與應變機制。
最後第六章「鏈結區域強化集體嚇阻」,區分「深化臺美軍事交流合作」、「拓展友盟安全夥伴關係」及「接軌供應鏈安全體系」3 節。
報告中提到,會透過對美政策對話、軍售、科研、國防產業合作等方式,深化雙邊合作、加強作戰互通性, 並與其他友盟在情報、科研、資安防護、反制灰帶與認知戰威脅等範疇,拓展交流領域建構合作機制。
另外,也將協助我國防產業獲得國外原廠授權及技轉、與國際友盟合作打造非紅供應鏈,提升我國防工業基礎能力與產能之優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