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波恩會議「台語講永續故事」!亞洲SDG行動倡議組織宣告成立

記者吳奕靖/高雄報導

每年6月,正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召開德國波恩氣候變化會議的時間。今年的會議在這個月3日至13日舉行。台灣民間也有一群專家、學者、NGO組織和企業們,組成20人參訪團到大會「以台語」發表演說。

▲台灣參訪團員與聯合國執行秘書simon emmanuel kervin stiell討論永續議題。(圖/亞太永續國際學院提供  )

▲台灣團體「ASIA SDG Action Campaign」在聯合國波恩SB60氣候大會宣告成立。(圖/亞太永續國際學院提供 )

發表主題是「Formosa’s Language & Formosa’s Sustainability」,六位台灣人,懷著緊張心情,走進了聯合國波恩會議現場的Nairobi 4會議室,用「台語」向全世界發表台灣在SDGs及ESG上的耕耘的故事。其中薛宇靜發表「被遺落的角落」,她表示,「巴瑤族」是一群被世界遺棄的民族,沒有國籍,大部分人民都居住在海上不能靠岸,世代生存依賴捕魚為生非,只能以自由潛水方式和簡單設備捕魚賣貨,為了克服深海中水壓,從小就需要破壞耳膜,造成晚年聽力下降,甚至聽力完全喪失,生活相當貧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參訪團員與聯合國執行秘書simon emmanuel kervin stiell討論永續議題。(圖/亞太永續國際學院提供  )
▲台灣參訪團員與聯合國執行秘書simon emmanuel kervin stiell討論永續議題。(圖/亞太永續國際學院提供 )

薛宇靜說,聯合國在SDG及ESG的議題上,對「S」(社會)相當注重,因此想藉由大會告訴大家「巴瑤族」的處境,為他們發聲,希望能有大型企業在做永續時,願意在民生物資上協助他們。發起者林英杰表示,8年來為了參與全球氣候變遷大會,不管是COP或是會前會的波恩會議,經歷了無數次的挫折,前期來「看的到進不去」,每一年從被阻擾中進步一點,後期有外國NGO幫忙,從可以進去5分鐘發言,到這兩年有所突破,台灣民間專家或NGO組織可以整團共同發表,他坦言「感覺真好」!

這群台灣人是台灣民間永續團體,多半來自高雄,他們同時也在聯合國大會會場內宣布,正式成立「ASIA SDG Action Campaign」非營利組織(亞洲SDG行動倡議組織),這也是台灣首次!希望攜手台灣的民間組織、企業,每年一起參與全球氣候變遷大會,讓台灣接軌國際,與氣候變遷大會的距離不那麼遙遠,為永續盡一份心力。

這次的波恩會議重點,必須討論如何幫助貧窮國家的財務救援,美國和歐盟的金錢援助進度,中國和目前被認為富裕的的海灣產油國也必須表態,這些重要的決議將有助於下一次氣候變遷大會的進展。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