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8年/許信良點評5大貢獻 「中華民國台灣」讓台獨泡沫化

▲▼留稿勿出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專訪。(圖/記者呂晏慈攝)

▲許信良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圖/記者呂晏慈攝)


總統蔡英文執政8年任內,推動多項改革,儘管兩岸依舊冷凍,區域緊張情勢攀升,但台灣也逐漸走向國際被世界看見。《ETtoday新聞雲》推出系列報導,盤整過去8年的10大事件,跟讀者回顧並解析對後續的政治影響,同時一起向小英時代告別。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8年任期將屆滿,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指出,蔡任內全力支持高科技產業、成功提高台灣國際地位,頂住壓力,推動包括年金改革在內的必要行政改革,把同性婚姻等進步價值帶進台灣,同時,在兩岸關係上,其「中華民國台灣」論述使「台獨意識形態」泡沫化,長遠來看,使兩岸有了政治連結的基礎,然而蔡政府不夠重視用水、用電、貧富不均的問題,成為兩大遺憾。

貢獻一:全力支持高科技產業

對於蔡英文執政8年帶給台灣社會的貢獻,許信良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表示,首先,蔡英文全力支持高科技產業發展,帶給台灣社會重要貢獻,如同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曾公開說,如果不是蔡英文,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可能達到現在這地步。

許信良舉例,蔡英文自2018年開始,6度邀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擔任亞太經濟合作(APEC)經濟領袖會議代表,凸顯她對高科技產業的重視,以及對台積電帶領台灣高科技發展的敬意,這是2016年之前的台灣人想不到的佈局,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何況對比過去由政治人物擔任代表,見到的他國領袖層級有限,但派張忠謀與會,各國領袖代表都爭先恐後地來找他。

貢獻二:成功提高台灣國際地位

許信良表示,過去沒有任何一位總統,像蔡英文一樣獲得國際社會的尊敬,在蔡英文8年任內,台灣的國際地位提升,她的英式英語、表達台灣處境的能力,均使她在美國菁英圈受到尊重,而她「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立場也與國際社會對台灣的理解不謀而合。

許信良續指,蔡英文主張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且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並沒有談到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地位,這種論述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與支持。他直言,坦白說,倘若是任何一位非蔡英文的民進黨人執政,都沒有能力如此宣揚台灣的國際地位。

貢獻三:推動必要的行政改革

許信良認為,蔡英文任內頂住龐大壓力,推動許多必要的行政改革,其中最顯著的例子,便是推動軍公教年金改革。他說,「推動這種改革是需要魄力的」,而蔡英文敢做,卻也因為推動年金改革,導致她在2020年總統選戰前期一度風雨飄搖。

貢獻四:把進步價值帶進台灣

許信良也說,蔡英文對台灣社會另一個重要貢獻,是把世界的進步價值帶進台灣,包括推動同性婚姻,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或如許多歐洲國家將廢除死刑視為人權指標,儘管過去8年我國並未推動相關修法,但蔡英文任內僅執行兩次死刑,「這也是為什麼她會受到很多文明國家尊敬,跟中國大陸比較之下,這也非常突出」。

貢獻五:讓「台獨意識形態」泡沫化

對於蔡英文的兩岸立場,許信良說,蔡英文任內堅定表達「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的立場,這對台灣社會是有貢獻的,過去民進黨支持群眾中,反對「中華民國」概念的獨派佔一大部分,他們反對被歸類為「中華民族」,2020年總統選戰前期,民進黨內非常強大的獨派力量浮現,還有獨派大老登報呼籲蔡英文放棄連任,逼迫她接受正名制憲,但蔡英文堅持下來,同年視前總統陳水扁為精神領袖的「一邊一國行動黨」只得到1%左右的選票,代表「台獨意識形態」泡沫化。

許信良指出,蔡英文執政對兩岸最大的貢獻,是讓「台獨意識形態」泡沫化,使「中華民國台灣」成為台灣社會的最大共識,兩岸自始有了政治連結的基礎,然而,中國大陸過分堅持一些不切實際的基本前提,例如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導致兩岸陷入僵局,「這個主要的責任,不在於蔡英文」。

許信良也說,蔡英文清楚知道,既然無法解決兩岸僵局,甚或在兩岸問題上尋求突破,那又何必浪費精神解決?長遠來看,她讓民族問題不再是台灣社會的爭論,這依然是兩岸建立交流、促成和解的重要基礎。

▲▼ 2024民進黨總統大選開票之夜,賴蕭配宣布勝選,蔡英文陪同賴清德與蕭美琴上台向支持者致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總統蔡英文(中)8年任期即將屆滿。(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遺憾一:不夠重視用水與用電問題

另一方面,許信良指出,儘管蔡英文為台灣社會帶來多項貢獻,但在內政議題上,仍然有許多面向「沒有做好」,例如蔡政府投注大量資源在交通建設,但並未積極解決攸關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用水與用電的議題。他認為,台灣降雨量豐富卻有缺水問題,顯示在水利建設方面有所不足,包括是否能將「北水」南送,解決南部地區旱象?或者是否有更具效率的儲水設施,儲存珍貴的水資源?

許信良表示,對於用電議題,民進黨政府必須嚴肅面對,隨著核能發電技術不斷進步,不能只被綁在「非核的意識形態」。他說,核能是一種非碳的能源,儘管蔡政府任內積極推動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貢獻非常大,可是未來新政府必須了解,「不能因為有非核家園的意識形態,限制住自己好不好?」

遺憾二:沒有積極處理貧富不均的問題

最後,許信良也說,全球化帶來全世界的繁榮,但同樣也為各國帶來更嚴重的貧富不均的問題,然而,蔡政府並沒有對此做根本的努力,這是蔡英文執政的遺憾。他舉例,相對歐美等先進國家,社會福利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通常超過20%,但我國社會福利支出佔GDP比例不到14%,遠低於許多經濟條件比台灣差的國家。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