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scall年度報告出爐 催繳水電、小額借貸成詐騙隱患

▲詐騙集團常誘使民眾將健保卡作為抵押品進行小額周轉。(圖/whoscall)

▲詐騙集團常誘使民眾將健保卡作為抵押品進行小額周轉。(圖/whoscall)

記者陳俐穎/綜合報導

個人數位防詐APP Whoscall發布《2023 Whoscall年度報告》,分析亞洲各地通訊詐騙情勢,也發現在近年來,假裝是水電費催繳的詐騙簡訊增加,小額借貸的簡訊詐騙也成為隱患。

Whoscall在2023年為全球用戶辨識47億次的陌生電話與簡訊,包含6,641萬通疑似詐騙電話與2.7億封疑似詐騙簡訊。詐騙情勢在2021年疫情的推波助燃下創高,但整體數量已連兩年下降。

自2022年中起,詐騙集團開始大量使用iPhone手機系統中的iMessage內建訊息功能大量寄發詐騙簡訊,行騙名義從「飆股推薦」的投資詐騙開始,到2023年因台灣民眾這類功能常態使用率低,又不堪詐騙騷擾簡訊,再使功能關閉率攀升。因此,相關iMessage詐騙已逐漸受到控制,向警方報案檢舉量已連續多月維持在低檔。

然而,在同年10月起,詐騙集團開始轉移Android手機系統中的RCS內建訊息功能寄發詐騙簡訊,11月民眾報案檢舉數高達4,723件。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刑事警察局及Google從源頭研擬防堵策略奏效,截至今年1月,檢舉數已下降為143件,降低比例逾97%。

相較於疫情期間詐騙簡訊多數以「股票投資」的名義為主,2023年詐騙集團則改假冒自來水公司、台灣電力公司與遠通電收寄發「帳單催繳通知」詐騙簡訊,以及假冒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寄發「點數到期兌換」詐騙簡訊為兩大類型。

此外,Whoscall也察覺到借貸類型的簡訊中出現「健保卡」的字眼,誘使急需用錢的民眾將健保卡作為抵押品進行小額周轉,而此趨勢也吻合 Whoscall 用戶使用手動封鎖功能的設定,前五大關鍵字依序為「貸款、車貸、借款、股票、優惠」行為。

長期專注金融防詐議題的金融商品媒合平台「袋鼠金融」提醒,證件小額借款是指以身份證、健保卡或駕照作為抵押品,不需提供擔保品或薪資證明,不需審核、對保等流程即可借款。但一般合法的營業單位,如當舖業法第16項,不得收受的物品包含政府核發之證照及私人身分證明文件。故如以證件做為抵押的是違法的,且易淪為詐騙集團的人頭戶。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