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曾到台大!身高190思路敏捷 學生擠爆搶聽演講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揭曉。(圖/翻攝自推特)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揭曉,美俄兩國3名學者因發現與發展「量子點」而獲獎。(圖/翻攝自推特)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在台灣時間今(4日)揭曉,美俄兩國3學者因發現與發展「量子點」(quantum dots)而一起獲獎。國內學者指出,量子點是一種半導體粒子材料,上述研究奠定全球光電產業基礎。得獎者之一布魯斯約十餘年前曾到台大演講,他身高接近190公分,思路敏捷且思緒清晰,話不多且講話很慢,像是在講托福考試,而布魯斯因為是該領域是起始研究者,當時就認為得到諾貝爾獎機率有7、8成,故台大演講現場吸引爆滿人潮,今年得獎是實至名歸。

諾貝爾化學獎今天傍晚揭曉,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莫吉·巴旺迪(Moungi G. Bawendi)、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教授布魯斯(Louise E. Brus)、俄羅斯固態物理學家埃基莫夫(Alexei I. Ekimov)一起獲得這項殊榮。而布魯斯是量子點的膠體半導體奈米晶體的發現者。巴旺迪是膠體量子點研究領域的最早參與者之一,埃基莫夫則發現了被稱為量子點的半導體奈米晶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今天邀請國內學者專家,包括台大化學系教授兼新興物質與前瞻元件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周必泰、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兼智慧生物工程專題中心執行長陳培菱、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副教授郭俊宏等人,解析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獎研究的重要性。

周必泰指出,得獎者之一布魯斯,大約十餘年前曾應邀到台大演講,印象中,布魯斯身高很高,應該接近190公分,但思路敏捷且思緒清晰,話不多且講話很慢,像是在講托福考試。由於布魯斯因為是量子點領域是啟始研究者,當時學術界就認為得到諾貝爾獎機率有7、8成,所以當時在台大演講現場,吸引爆滿人潮參與。

陳培菱則說,三位學者研究應用在現在,最主要用途就是做電視QLED。自己比較熟識美國的布魯斯與巴旺迪兩位學者。當時自己在美國念博士班時,指導教授是貝爾實驗室負責人,當時就找了布魯斯加入,而巴旺迪則算是布魯斯的徒弟,印象中巴旺迪是一個很嚴謹科學家。而以前電話都是黑色,用久電話會變色,當初有一個任務就是作不同顏色電話,而且可以在陽光下20年都不變色,當時只發現顏色和大小有關,隨後實驗室就解散。

量子點是非常小的奈米晶體,尺寸決定其特性。而根據諾貝爾獎官網資料,新的研究可用量子點產生極小彩色光。未來量子點可以為柔性電子產品、微型感測器、更薄太陽能電池以及加密量子通訊做出貢獻。

周必泰指出,由於三位學者在量子點的研究,奠定全球光電產業發展基礎。而目前正夯的矽光子研究,則用光來傳導,量子點未來也將扮演相當重要角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