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控「被國家機器追殺」 喊話:擋不住我為人民追討真相決心

▲▼「台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會」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圖/台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主辦方提供)

▲「台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會」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圖/台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主辦方提供)

記者詹宜庭/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選舉候選人電視辯論會5日登場,在最後結論階段,國民黨候選人蔣萬安表示,自己曾因公布疫苗採購保密協議例外規定遭到民進黨立委圍剿,但他不曾退縮,因為捍衛人民知的權利是他的職責所在,即使民進黨發動國家機器追殺,都擋不住他為人民追討真相的決心,「為了市民的權益會絕對力拼到底,對抗中央執政政府。」

蔣萬安指出,每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上都有很多的身份,他過去的工作是矽谷律師,在美國最激烈的商場戰爭中為客戶拚命,現在的職務是立法委員,面對的是監督政府預算,為人民據理力爭。在家裡則是三寶爸,面對孩子的哭聲、吵鬧,跟在立法院打仗是很相似的。

蔣萬安說,身為台北市長候選人,一步一腳印爭取市民對自己的認同,身分或許會隨著人生的歷程而改變,但是個性卻始終如一,因為不管是工作、生活,從以前到現在,總是把握每分每秒,要做到最好,「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台北,因為台北是一座追求巔峰的城市。」

「我們只要第一,不許第二,台北市民的標準也是最高的。」蔣萬安表示,他們擁抱過程也在乎結果,但這些年來,台北並未發生劇烈變化,仔細觀察卻有很多他在意的事情正在點滴流失著,就像一堵開始漏水的牆。他看到很多長輩笑容可掬,但眼角的皺紋與白髮卻越來越多,走路也越來越慢,只能在回家的路上挨著牆爬樓梯,他們每天最期待的是接到孩子的電話,但其實孩子並沒有出國,只是為了更輕鬆地過活離開了台北,他們的地址50年沒有改變,可是家卻逐漸斑駁老舊,「我知道台北的老舊只是外表,它仍然有一顆年輕的心,可望再次改變的機會。」

因此,蔣萬安提出四項發展與五大中心,除了以國際觀讓台北重新與世界接軌,還要將自己對家庭的責任感,擴大到讓所有市民能安居樂業,並以矽谷當律師的經驗作為台北市未來科技大城的基礎。

蔣萬安指出,新的市長會有新的風格,也會讓台北變得不一樣,「我是最適合擔任台北市長的人選,因為我有改革的決心,這個決心絕對不是掛在嘴巴上說而已,而是要用實際的行動展現。」蔣萬安補充,他不僅監督政府疫苗採購預算,還揪出說謊的人,在謊言瀰漫到最高峰的時後,公布了疫苗採購保密協議的例外規定,讓謊言無所遁形。

蔣萬安透露,自己因為公布例外規定遭到民進黨立委圍剿,但他不曾退縮,因為捍衛人民知的權利是他的職責所在,即使民進黨發動國家機器追殺,都擋不住他為人民追討真相的決心,「我是溫暖又有魄力的人,我擔任立委如此,未來擔任市長也一樣,只要是為了市民的權益,絕對力拼到底,對抗中央執政政府。」

蔣萬安說明,他擔任立法委員六年多,這「民代」經驗讓他未來在台北市更加分,例如最令人敬佩的台中市長盧秀燕也是在地立委出身,成為市長之後得到市民高度肯定,這證明了擁有民代的經驗來擔任市長,能更理解市民的心聲與需求,轉化為實際可行的政策。

蔣萬安表示,在疫情期間,他於台北市12個行政區中推動了愛心待用餐,並在萬華設立了心理諮詢據點,在疫情前線和人民站在一起,同理民眾的苦悶與煩憂。這幾年,辦公室也提供了各項市民服務,沒有一刻停歇,「我確信這些都是未來擔任市長的養分,同時發揮民意代表懂得傾聽的特質,將台北打造成以服務為導向的城市。」

蔣萬安強調,他要讓台北在自己的帶領之下走進世界,「我的目標就是要讓台北市民到世界的每一個城市,不管是倫敦、紐約、東京或首爾,當被問到來自哪個城市,都可以大聲驕傲地說『我來自台北』。」

蔣萬安呼籲,他要以他矽谷的經驗作為治理台北的基礎,將矽谷多元、包容、活力、創新帶進台北,讓台北成為機會、希望與世界之都,「我是那個全力以赴的蔣萬安,是撐起台北的蔣萬安,是能夠將正向力量、善良、正直帶入城市的蔣萬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