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仁再稱「盛行率高可快篩代替確診」 陳時中:3類人偽陽可能性低

▲▼指揮中心5/6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圖/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5/6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圖/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副總統陳建仁對快篩見解因指揮中心「快篩陽視同確診」政策再引起網友議論,陳建仁今日進一步拋出「盛行率高可快篩代替確診」說法,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強調,此政策適用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三類對象,本來染疫的可能性就很高,此舉可幫助維護醫療量能,也避免個案因確診需移動的風險。

▲▼快篩陽即確診!指揮中心調整新冠肺炎病例定義,重申3類人才適用(圖/指揮中心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快篩陽即確診!指揮中心調整新冠肺炎病例定義,重申3類人才適用(圖/指揮中心提供)

柯文哲主張「快篩陽視同確診」,遭陳建仁2日嗆「不懂流行病學,回去好好讀書」,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等對象若快篩陽經醫事人員確認,就認定確診,遂有人認為形同打臉陳建仁。不過,陳建仁6日表示,自己前天就告訴他的秘書,在盛行率高的族群、地區或時段,就可以快篩替代確診,「好好看書可以增進、增長智慧和見識,也有助於防疫措施的妥善設計。」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於記者會中重申,這裡對象並非全部的人快篩陽經醫師確定就確診,而是三種對象:「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或「居家檢疫」因為染疫可能性相對高,才予以適用,不是所有人。

陳時中回應相關爭議時也表示,為何會選擇這族群?如果全部實施偽陽性問題,會增加醫療負擔,至於這三類人則是染疫可能性很高了,等於是一個高風險,用快篩判定偽陽性可能性就降低很多,對整體醫療量能維護有所幫助,另外在他限制行動期間,用這樣方式確診,可以避免移動的風險。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