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施壓引爆「侵略動力」 中國推展「大西洋海洋戰略」

▲中國一艘艘軍艦於南海編隊航行,準備攻防作戰演練。(圖/翻攝自中國海軍網站/示意圖)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海軍軍事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副教授萊爾•J•戈爾茨坦(Lyle J. Goldstein)近日在《國家利益》網站撰文表示,對中國在南海和東海(包括台灣)的活動,美國施加更大的壓力,意外的結果是「推動了中國海上的侵略動力」,而北京推動「一帶一路」,整個重點「一切都在大西洋」。

戈爾茨坦在這篇《中國是否正在製定大西洋海上戰略?》的文章中稱,北京當局正在密切追隨華盛頓政府的腳步:首先打造艦隊,然後找出它可能有什麼好處,而且一些積極的鷹派戰略家,不斷推進解放軍的大西洋海洋戰略( Atlantic Maritime Strategy),所幸這還不是官方的公開策略方向。

他舉了一個強而有力的證據,也就是中國海洋局旗下刊物《海洋開發與管理》在2016年末刊發的一篇論文。

這篇分析性論文首先說明了一個相當簡單的前提,即中國為了廣泛的全球利益應該提升軍事運籌能力,畢竟「海洋強國」要有「全球海洋戰略」,由於中國過去對世界戰略中心的重視度不夠,北京必須進入超級戰略領域的大西洋以便打破美國海運封鎖和發展中國海洋「外線」。

兩棲攻擊艦USS Bataan(LHD 5)在維吉尼亞海岸附近航行。(圖/翻攝自美國海軍官網/示意圖))

此篇論文還分析指出,華盛頓政府在2010年宣布了「亞太再平衡」(Asia-Pacific Rebalance)戰略,目的是保持其在全球秩序中的領先地位與「遏制中國崛起」,因此,在美國及其盟友實施圍堵的背景下,「中國策略性打開大西洋市場並與沿岸國家發展合作關,已成為反制美國霸權的有效之道。」

戈爾茨坦表示,此篇論文的下半篇著重於討論非軍事或軟實力工具的重要性,強調避免與美國的軍事正面衝突,而且解釋美中之間的海洋競爭是絕對的趨勢,但若這種黑暗的軍事衝突預言成為現實,可能意味著全球戰爭,絕不是世界遙遠的另一端引發騷動而已。


▲美國大西洋多用途兩棲攻擊艦USS Bataan(LHD 5)與該船的RIM 116滾動機身導彈武器系統進行實彈演習。(圖/達志/示意圖)

戈爾茨坦指出,中國在大西洋地區發展背後存有強大的商業動機,並與它長期外交政策的方向一致,也就是雄心勃勃的推動「一帶一路」,整個重點「一切都在大西洋」。他根據論文分析認定,與美國東海岸港口更廣泛的貿易關係也應該是一個優先事項,因為這種商業關係增加了「相互依存」,作為關鍵的美中關係的「壓艙石」。

戈爾茨坦補充說,北京在2016年通過了《深海法》,從而給了大西洋戰略製訂更大的推動力;並且於《海洋開發與管理》的這篇文章援引了超過40次海洋考察深海層探險行動,其中,建議中國必須做更多的準備來「和平利用大西洋深海資源」與處理全球暖化的嚴重危機,中國的這些作者認為「中國有必要在大西洋蒐集科學數據」,因為這是中國的國際責任。他再次提醒,這些在在顯示了北京當局侵入大西洋海域的意圖。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