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報/飛揚的生命--文珠.志工.柬埔寨

▲文珠認為,志工的付出讓柬埔寨人感受到溫暖,並且受到鼓勵。

文/吳曉沛、圖/吳曉沛拍攝、以立國際服務(ELIV)提供

這個在城市長大的女孩,在認識以立之前,不曾踏足至其他村落,沒有接觸過外國人,更沒有聽過「志工」這回事,隨著翻譯工作讓她接觸到這些來自異國的志工團,她發現自己看世界的角度漸漸轉變了……。

第一眼看到文珠(Bun Chou),很容易被她的氣質吸引。她不是豔麗型的美女,卻有一雙如小鹿般澄澈的眼睛。

在柬埔寨暹粒市長大的文珠,備受父母疼愛與保護。她努力求學,成為家中第一個碩士,不僅讓父母驕傲,也是妹妹們的榜樣。因四姐妹學費不貲,文珠在大二時開始打工分擔家用,會講一點中文的她兼職翻譯,因緣際會下認識了以立國際服務,沒想到竟開啟一段深厚的因緣。

▲文珠與以立國際的同事合影。

在接任以立的翻譯工作一年後,幹部們邀請她加入以立的核心團隊。即使父親反對、周遭親友也不看好,文珠卻選擇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當別人不了解你而反對時,你不要放棄自己。因為最了解你的人,只有自己。」

最初的半年也是最痛苦的半年,老師們感嘆這個從前乖巧向學的學生變了,同學們也紛紛嘲笑她愚笨。文珠只是秉持著單純的疑惑:「志工」能為柬埔寨帶來什麼?為了尋找答案,她毅然踏上這條眾人都不看好的路。

這段時間以來,以立團隊與夥伴給予的友誼是她最大的力量。「小時候我常問自己長大後要做什麼,但總是答不出來。」,高中時受老師影響,期許自己要為國家奉獻,卻仍找不到方向。認識以立之後,「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文珠雙眼閃光。

體貼,是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

文珠知道,親友家人的不諒解都是出於關愛與擔憂,所以她積極把自己工作時感受到的幸福快樂傳遞出去,感染他人。文珠時常跟家人分享平時工作的所見所聞,也介紹以立的朋友給家人認識。文珠調皮地說,她都不幫他們翻譯,讓他們自己用眼神或肢體語言溝通。此外文珠也試著從父母的立場思考,找出對應的解決方式,言談間展現她的貼心。

當文珠向父母稟報來台灣的行程時,出乎意料地從她的爸爸口中說出一個「好」字。這個從小連文珠想去阿姨家都很少答應的爸爸,看著女兒這段時間以來的付出,逐漸解開心中疑慮。文珠說,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爸爸對她這份工作的肯定,同時也接受了改變後的她。

志工,給柬埔寨帶來鼓勵、理解與陪伴

第一次出國,台灣的一切在文珠眼裡都是新鮮的,也讓她發現原來世界這麼大、還有好多東西她還未認識。我問她,在台灣看到了什麼讓她最想帶回柬埔寨?

文珠說,她在志工身上重新認識了「付出」這個偉大的理念。「付出讓我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原本的自己。」柬埔寨歷經多次戰亂及紅色高棉的重創,人民心中負載著許多傷痛、恐懼、孤單,並害怕被世界遺忘。世人熟知觀光景點「吳哥窟」,卻不了解「高棉」文化與歷史。但志工一年接一年的付出,讓柬埔寨人重新看見「愛」,鼓勵仍在歷史餘震中掙扎的人民,「其實,一直有人在陪著我們」。

認識以立之前,文珠不曾離開過暹粒市區,一度自慚竟對家鄉如此陌生。對土地的疏離,反映在文珠身上,使她察覺自己性格許多尚未不足之處;認識家鄉的過程,同時也在探索自己。這段時間她時常跟著夥伴們,騎車四處拜訪村落,「我用三年時間,終於得到當地鄉長的認同,換來一句話:『你是我們的家人』。」翻譯工作使她成為居民與志工團的橋梁,讓她逐漸被各地所接受,成為家人一般的存在。

▲文珠擔任翻譯,帶領志工隊到小學服務。(圖/以立國際服務提供)

文珠將志工的理念帶進學校,潛移默化,漸漸有同學願意加入志工行列。而文珠自己,也在投身志工之後,擺脫從前被傳統文化束縛的壓力,找到真正的自己。現在的她,活潑愛笑,也許與柬埔寨傳統對女性的要求不一樣,她卻覺得無比幸福。

「永遠記住自己是柬埔寨人」

有一次,文珠與以立接受一位鄉長邀請,探勘偏遠村落的一間屋頂漏水狀況,以及梁柱腐朽的老教室。礙於資金不足,後來新建的教室規模小了許多,卻能為學童提供安全的教學環境。另一個組織的創辦人看到之後,誤會文珠不肯替居民爭取更大容量的教室,忍不住批評她「忘記自己是柬埔寨人了」,這句責難讓文珠非常心痛。

當地的校長開導她,要她以自己的雙眼去確認每件事情的價值,不要輕易被他人的批評動搖。她告訴我,難聽的話未必是不好的,這個經驗讓她更加警惕,「不管以後變得怎樣,永遠記住自己是柬埔寨人」;無論做什麼事,無論到了哪裡,都要先想到自己的身分,做出可能影響國人權益或感受的決定時也要更謹慎。工作時,她隨時檢視這份初衷,並且保持謙卑的態度聆聽學習。

剛開始碩士生涯的她,還無法適應繁重的課業壓力,但她努力做好,看自己是否能發展出不同的可能性。文珠希望能讓世界更認識柬埔寨,而我看著她的笑容,由衷地相信,柬埔寨將因為她變得更耀眼。

▲文珠帶著學童在吳哥窟寫生。(圖/以立國際服務提供)

【更多移民/工友善資訊,歡迎加入四方報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公民(勿用)熱門新聞

四方報/寶島框架背後的肖像

台限定絕美「姬長尾水青蛾」曝光

客委會辦「桐花祭」 原來是...

一棵油桐樹10年就「染白」山頭

二戰遺跡保衛戰 寡婦樓屋中屋

生態或經濟?宜蘭豆腐岬開發無果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