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資攜手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邀請全民共襄盛舉,一同加入「淺山動物好鄰居,守護棲地不打烊」公益募款活動,14日記者會上,環境部部長彭啟明與公益大使李霈瑜特地到場支持。(圖/自然環資提供,以下同)
記者洪菱鞠/台北報導
台灣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淺山區域更是許多動植物的家園,然而他們正面臨開發壓力與生態破壞的挑戰,棲息地逐漸流失,數量也在銳減中。對此,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簡稱「自然環資」)攜手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持續展開環境友善行動,邀請全民共襄盛舉,加入「淺山動物好鄰居,守護棲地不打烊」公益募款活動,即日起只要至7-ELEVEN門市投下零錢、或使用ibon、OPENPOINT APP線上捐款,透過小額捐款,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輕鬆地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自然環資為在地關注民間保育地與推廣環境資訊的非營利組織,關切並保護本土山林、海洋、濕地,透過研究、保育與教育三大方向,努力減緩生物多樣性的流失。自然環資自2014年成為全台第一個環境公益信託案例「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受託人,並在2022年受託維運「阿里磅生態農場」、分別在新竹及新北守護超過500種動植物。此外,自然環資每年在全台各地組織環瑚礁體檢蒐集並公布調查數據,並於每個工作日發送環境資訊電子報,透過新聞的傳遞促使更多人關心生態議題。
▲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執行長孫秀如相信,沒有人天生想破壞環境,往往只是缺少正確資訊與行動的機會。
自然環資執行長孫秀如指出,儘管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成立僅一年多,但前身立基於已成立24年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且即將於4月17日迎來25週年,回顧當年第一份環境資訊電子報透過撥接網路發送出去後,開啟了協會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的使命,不斷地與社會溝通環境教育,以及棲地保護的行動。其中,她特別提到協會創辦人,也是現基金會的董事長陳瑞賓,陳瑞賓原本是一位動物學的研究員,但他發現自己似乎一直在為動物寫墓誌銘,研究報告發表後不久,這些動物可能就因為大規模開發而滅絕,讓他感到非常無力,這種迫切感驅使他離開學術界,投入到民間的保育行動,一直堅持到現在。
▲「淺山動物好鄰居,守護棲地不打烊」公益募款活動,即日起可至 7-ELEVEN 門市捐出零錢,也可透過OPENPOINT APP 線上捐款、或使用ibon便利生活站等多元管道捐款,為台灣的淺山動植物棲地保育貢獻一份心力。
為避免更多的動植物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而消失,自然環資持續進行保育工作,並期待可以在社會上產生更大的影響。孫秀如認為,沒有一個人是為了破壞環境而存在,很多時候,只是因為缺乏相關的知識和資訊,所以自然環資藉由報導和傳播環境資訊,以及環境公益信託的方式來保護土地,為動植物提供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不管是陸域或海洋,都希望有更多人投入,因為環境保護絕對不是一個人或一個組織的事情,而是需要社會全體共同參與,人人都可以自主發起,有錢出錢、有地出地,拼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環境。
自然環資的願景是透過環境公益信託的方式來永久守護台灣3%的自然棲地,今年4月起,攜手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雙方合作展開「淺山動物好鄰居,守護棲地不打烊」公益募款活動,邀請大家一起來成就守護棲地環境的行動。14日記者會上,環境部部長彭啟明與公益大使李霈瑜(大霈)特地到場支持,彭啟明提到,期待除了自然環資與7-ELEVEN,也能有更多團體與企業運用自身的創意與行動力,成為政府政策推動的助力。
▲自然環資攜手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邀請大家一起來成就守護棲地環境的行動。
▲環境部部長彭啟明期待有更多團體與企業運用自身的創意與行動力。
彭啟明表示,都市化與自然保護及環境之間有著土地爭奪的問題,尤其台灣的土地很小,我們到處都是跟自然連結在一起,而城市周遭有很多所謂的淺山動物或棲地,因為人類生活範圍的擴大,對牠們的環境造成衝擊,因此需要透過公私協力,包括企業、民間環保團體與政府,共同維護與保護自然環境,打造一個人與昆蟲動物共生的健康生態環境。
彭啟明指出,生物多樣性議題涉及許多部門,如環境部和農業部,政府的協調與整合往往是最困難的,所以很樂見自然環資與7-ELEVEN一起運用民間整合的創意跟行動力,來完成政府無法完全達成的工作,創造一種善的循環力量,讓更多人知道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環境部未來也會以各種方式提供支援,甚至是制度層面上的支持。
曾入團金馬影后,並兩度獲得金鐘獎生活風格主持人獎的女星李霈瑜,長年關注環境議題,崇尚自然、實踐簡約生活,並思考如何以行動友善環境。她不僅身體力行推廣綠色生活,積極參與海洋保育與環境永續行動,這次擔任活動公益大使,就是希望善用自身的影響力,喚起更多人對地球永續的重視與投入。她特別分享,從基本的不浪費、無肉飲食做起,就是愛地球的一種簡單方式,並呼籲大家響應公益零錢捐,不管是3元、5元、10元,積少成多,一個小小的舉動,都將轉化為強大的保育行動力,為生態永續奠定基礎。
▲公益大使李霈瑜(右)表示,即使是3元、5元,小小的舉動,都將轉化為強大的保育力量。
孫秀如也提到,此次公益捐款為支持自然環資長期的環境保育工作,包含棲地維護管理、環境教育、生態調查等,募款經費將協助基金會做更好的調查以及環境教育推廣,像是講座、繪本與寫說導覽、體驗活動、志工行動等。透過公益募款的支援與幫助,自然環資將推出一連串多元化的環境教育活動.包括圖文徵件活動、媒體踩線團等,尤其為提升大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關注,活動特別推出趣味心理測驗「山林漫步,測出你的命定動物」。
心理測驗以12種淺山動物作為代表,像是大冠鳩、臺灣野兔、穿山甲、石虎、山羌、蝴蝶、蛇等,參與測驗過程中,可以認識不同的淺山動物及其習性之外,還有機會抽中限量淺山動物手提袋,分別有歐亞水獺、穿山甲、台北樹蛙三款圖案,共限量3,000個,值得一提的是,為推動循環經濟,這些可愛的手提袋都是來自7-ELEVEN門市回收寶特瓶再製成,不僅可重覆使用,一個寶特袋相當於四個回收寶特瓶,共計將減少759公斤的碳排放,並節省3萬2,400公升的水資源,展現資源永績利用的可能性。
▲寶特袋-台北樹蛙。
▲寶特袋-穿山甲。
▲寶特袋-歐亞水獺。
為獲得更多族群的關注,這次也和7-ELEVEN攜手舉辦「好鄰居同樂會」,邀請親子共讀生物多樣性主題手掌繪本讓環境教育從閱讀開始,預計舉辦超過200場的活動,將觸及十萬以上民眾,讓全民一同為生物多樣性保育提供長遠且實質的支持。同時,也將透過宣傳影片傳遞生物多樣性保有的重要性,並舉辦主題徵件比賽,鼓勵大眾參與。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