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學者聯合發聲!  盼「國會改革法案」退回委員會再議

▲▼立法院院會,朝野激烈衝突,郭國文跳上主席台。(圖/記者李毓康攝)

▲立法院院會朝野激烈衝突。(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郭運興/台北報導

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審議進入尾聲,國民黨放話28日全數過關,民團與抗議人士回應屆時「再聚街頭」,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則喊話,台灣人民站出來,防止藍白賣台。對此,東吳法律系教授胡博硯等共計39名法律學者今(27日)發表聯合聲明,認為目前修正條文,有諸多疑義,未來適用勢必發生爭議,呼籲立院暫停「國會五法」二讀程序,退回委員會審議,建立高度共識並合憲的制度。

針對「國會改革法案」,聲明中表示,目前立院正進行「國會五法」的二讀程序,因程序瑕疵與內容違憲備受爭議,不但導致國會內部激烈抗爭,社會大眾產生疑慮,全國各地公民運動展現反對倉促通過的強烈民意。

聲明表示,他們作為法律學者,呼籲立院應暫停「國會五法」的二讀程序,將其退回委員會充分審議,廣諮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社會各界意見,建立具有高度共識並合憲的制度。

▼524立院抗議人潮驚人。(圖/民眾提供)

▲▼524立院抗議人潮驚人。(圖/民眾提供)

聲明強調,立法委員質詢權與為了輔助立法院行使其憲法職權之調查權,分屬不同憲法制度。質詢權的目的在於,讓個別立法委員獲得資訊或意見,並據以形成後續表決或發言的基礎。國會調查權則係立法院為行使其憲法職權,探求立法或預算審議時所必要之事實基礎。兩者有所不同,是否得以相提並論並施以相同強度之處罰手段,均有待審慎討論。

聲明指出,目前已二讀通過的修正條文,除了是否合憲有諸多疑義,亦有不少矛盾之處,若倉促在二讀程序中未經審議全部表決,除了產生違憲疑義外,未來適用上勢必發生爭議與問題。

聲明說,國會質詢或調查權制度的完備化,固然是台灣國會改革應該推進的事項,然而各個民主國家的具體法制設計,均有重大差異無法直接移植,若逕以外國法制作為參考倉促立法,或未顧及憲政體制的權力平衡,甚至對於人民與官員基本權利的過度侵害,將造成憲政體制的混亂。

最後,聲明呼籲,在這個台灣民主發展的「憲法時刻」,立法院不要在本週倉促表決,將其退回委員會,讓相關法案能夠在各界充分參與與討論之後,再做周延而完整的立法。倘若立法院仍執意進行三讀程序,他們也呼籲行政院與總統依據憲法之規定行使覆議權,退回立法院重啟審議。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