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批昨是今非!柯建銘認昔「國會改革」版本擴權 不敢讓它通過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召開 找到民進黨憲政改革國會改革初心 記者會 柯建銘。(圖/記者屠惠剛攝)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出席黨團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立法院會明將續審國會改革法案,藍白兩黨今(27日)開記者會,質疑民進黨昔日也有類似主張。對此,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親自解析法案的「前世今生」,他說,民進黨昔日推「調查權」是為了「五權變三權」的倡議,但在2004年釋字585號解釋後,確立立法院擁有文件調閱延伸出來的調查權,2016年民進黨推國會改革,唯一沒辦法修的是「調查權」,這是因為條文有擴權疑慮,「我們不敢讓它通過」。

柯建銘表示,藍白兩黨聲稱「民進黨過去8年沒有完成的,他們來完成」,但該說法是顛倒是非、胡說八道,他從1993年進入國會至今,見證國家和民主成長,國家必須在成熟的民主軌道上運作,而不是為了抹黑與攻擊,破壞國家的憲政體制、沒收民主、讓國會香港化,這是自己最在意的事情。

柯建銘細數,31年前民進黨立委們曾共同提出「立法院聽證調查法」草案,當時由沈富雄領銜提案,自己也參與連署,這是因為民進黨從1991年便倡議「五權變三權」,不過,立法院屆期不連續(意指新一屆國會不續審上屆法案),何況該草案付委後並未審查。

柯建銘續指,立法院前院長劉松藩(1992年至1999年擔任立法院長)任內最大的貢獻是,以前立法院開會程序雜亂無章,只要一個人就可以擋掉所有法案,因此,立法院之後耗時6年立法,通過「國會五法」確立遊戲規則,當中也確立官員備詢「即問即答」的規定,因此當然也就沒有所謂的「反質詢」,請國民黨好好看清楚。

柯建銘說,在「國會五法」修法後,立委希望能夠得到更多權力,例如針對「調查權」部分,例如,外交部長林佳龍過去擔任立委期間也有提出版本(該版本為2012年提出)。

柯建銘指出,不過接下來出現一個關鍵時刻,2004年為了釐清《319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條例》是否違憲,他領銜提案釋憲,最終大法官釋字585號解釋,立法院擁有「調查權」,但這調查權並非監察院的調查權,或司法單位的調查權,而是針對1993年大法官釋字第325號做出進一步解釋,認為立法院為了「文件調閱」而有「調查權」。他說,這並不是無限擴張的調查權,頂多只能罰鍰。

柯建銘回顧,2016年民進黨全面執政後,推動國會改革修法,當中包括立法院會議直播、立法院長必須退出政黨運作維持中立,但唯一沒有辦法修的就是「調查權」。他說,當時包括民進黨團、國民黨團、時代力量黨團都提版本,他講坦白話,2016年所有版本多少或多或少都有擴權,「我們不敢讓它通過」;不是民進黨做不到,否則民進黨當年席次過半,把它表決過去就好了,「但民進黨不敢」。

柯建銘說,民進黨不敢過度擴張國會調查權,反觀藍白版本連人民要找律師都須經主席同意,這是發揮無限想像力,如同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所說,要藉此「讓民進黨找不到人來做官」。他說,今天民進黨還是不敢讓它通過,何況藍白版本更嚴重、更離譜,所以才有這麼多人上街頭。

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補充,民進黨2016年推動的國會改革,就是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國會直播、正副院長議事中立,也因為經過民主的討論,過去討論過程沒有閹割討論權,也沒有沒收協商權,民進黨沒有憑藉國會多數強行碾壓,「正因為討論的過程,讓我們去審視,民進黨的版本可能也有違憲之虞,所以我們願意進行更多的研議跟討論,沒有強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