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男子癱倒送醫一量「血壓193」 醫嘆:高血壓會給3次機會要珍惜

▲▼血壓計,量血壓,高血壓。(圖/CFP)

▲大陸成年高血壓人口約2.45億人。(圖/CFP)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每年的5月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數據顯示,大陸成年人高血壓患病人數約2.45億人,血壓正常偏高者則達到4.35億人。大陸一名劉姓男子三年檢查出高血壓,仍不按規服藥並監測血壓,且衝動易怒。直至近日,男子突然口齒不清,一早起來重摔在地,送醫檢查才發現是腦出血,血壓高達193/105Hg,接診醫師嘆,「才47歲,高血壓給過他機會,但完全不珍惜!」

▲▼量血壓就能知道你感冒了?。(圖/pexels)

▲高血壓患者要養成每日量血壓的習慣。(圖/pexels)

《澎湃新聞》報導,成人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51.6%、45.8%和16.8%,也就是說,一半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沒有治療,絕大部分人都控制不好血壓。

高血壓雖是一種現代常見的「慢性病」,血壓升高卻只是健康出現危機的第一步,緊跟而來的「併發症」才是真正殺手。2017年,大陸社會因血壓升高而被奪命者有254萬人,其中,95.7%為心腦血管疾病死亡。

醫師認為,高血壓患者要把握3次活命機會,分別為「警戒線、危險線和生死線」。一般而言,臨床上高血壓診斷界值仍為診室非同日3次測量≧140/90mmHg,然而,高血壓真正的警戒線應該是120/80mmhg,超過這個數字、未到140/90mmHg,統稱為正常高值,也就是「高血壓前期」,這是高血壓的第一道警示,被認為是警戒線。

大陸「高血壓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將危險線內的高血壓患者分為三個等級,一級輕度為收縮壓140~159mmHg,舒張壓90~99mmHg,心血管風險為高危和很高危者應立即啓動降壓藥物治療;低危和中危者可透過改善生活方式4周~12周,如血壓仍不達標,應盡早啟動降壓藥物治療。

▲高齡民眾血壓藥物治療時機。(圖/記者魏有德製)

▲高齡民眾血壓藥物治療時機。(圖/記者魏有德製)

二級中度患者為高壓在160~179mmHg浮動,低壓也在100~109mmHg之間,此時,應立即透過藥物干預。長者則需按身體情況及年齡,採取不同劑量的藥物干預治療。

三級重度性者則是高壓≧180或低壓≧110,較易引起各大身體器官病變,必須馬上進行專業干預手段並密切隨診。

至於在生死線上的高血壓患者,一般血壓值達到或超過250/140mmHg,極大程度隨時引起腦出血等心腦血管急症,嚴重時甚至會休克、猝死。

醫師提醒,高血壓伴隨出現症狀包括,突然劇烈噁心、嘔吐,難以忍受的頭痛;突然面部或肢體麻木無力,口齒不清;突然單眼或雙眼視物模糊,眼歪口斜;突然行走困難,頭暈,身體不穩,「一旦出現就要特別注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