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液化嚴重!建築專家點名雙北 2妙招預防天坑、屋塌事件再現

▲建築專家籲2招解決土壤液化問題,防馬路天坑、屋塌事件再現。(圖/記者白珈陽攝)

▲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劉國隆籲2招解決土壤液化問題,防馬路天坑、屋塌事件再現。(圖/記者白珈陽攝)

記者游瓊華、白珈陽/台中報導

近年來各地頻出現天坑、鄰損事件,讓民眾更加專注土壤液化議題。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劉國隆表示,以台北市為例,高度土壤液化潛勢區域多半都在蛋黃區,面積占整體超過2成。劉指出,各建案在興建過程中,除了必須增加抗土壤液化外,還要使用透地雷達做為標配,用以檢測隱藏地下的孔洞,最重要的,則是請全國建築師公會等三大工會進行第三方勘驗,才能讓民眾更住得安心。

劉國隆指出,土壤液化是因為「砂質土壤」結合「高地下水位」的狀況,遇到一定強度的地震搖晃,導致類似砂質顆粒浮在水中的現象,使砂質土壤失去承載建築物重量的力量,造成建築物下陷或傾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建築專家籲2招解決土壤液化問題,防馬路天坑、屋塌事件再現。(圖/記者白珈陽攝)

▲劉國隆指出,以台北市為例,高度土壤液化潛勢區域多半都在蛋黃區,面積占整體超過2成。(圖/記者白珈陽攝)

劉國隆坦言,在六都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雙北,因為高度土壤液化潛勢區域都集中在蛋黃區。劉國隆提到,各地依照土壤的不同有各種土壤層、承重的力量也不一樣,要避免發生天坑、地層下陷等狀況,可以透過土壤改良方式,加基樁、加礫石層 但此方法較適用樓高僅3樓、5樓高的住宅,但現在建築物動輒20樓、30樓高,基樁就必須打到岩層。即便沒有打到岩層,若基樁的數量、長度、尺寸充足,也可承載房屋等建築物的重量,就算地震來臨,而有土壤液化的現象產生,但房屋建築物有基樁的足夠承載,就不致於傾斜或下陷。

劉國隆表示,在土壤液化地區,興建時要好好重視鄰房之間的土壤關係,尤其是深度開挖時,一定要有「透地雷達」,偵測所有的水位,同時也要注意隨時觀測土壤水位。他強調,應該都在工地內架設,「若營造業者可以大量使用,就可成為標配,防範未然,而非出狀況才出動透地雷達。」此外,整個工程也都要有專業工程人員,開工前後,技師也都應該每天觀測,了解是否發生變化。

其次是施工管理上,劉國隆認為,營造廠的專業技師應該對最危險的地下室工程要密集監督,若不這樣,一旦發生狀況,就有可能重演天坑、地層下陷等情況,且除了營造業者的落實監測之外。

另一方面,劉國隆也提醒民眾,購屋前一定要上「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查詢,想購買的房子是否位於高潛勢土壤液化區,住起來是否安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