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貓狗電視相伴!2歲童「說不出話」 幼兒專責醫出擊救遲緩兒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少子化時代每個孩子都是寶,衛福部自109年起試辦「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請兒科醫師、家庭醫師擔任0~3歲幼兒的「醫療管家」,今年起於全台22縣市推動,針對沒有適切表達能力的幼兒,定期檢視身體發育和行為發展,也能及早揪出受虐或遲緩兒,給予最及時的治療與改善。

▲▼ 兒童專責醫院(圖/記者嚴云岑攝)

▲新竹縣小兒科診所醫師麥建方分享發展遲緩個案。(圖/記者嚴云岑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竹縣一名2歲的孩童由經營雜貨店的阿公阿嬤照顧,平時只有一狗一貓與電視相伴,因缺乏與親人互動和刺激,出現語言發展遲緩,不知道怎麼開口講話,連鸚鵡學舌也做不到。所幸父母後來帶著寶寶北上工作,經由幼兒專責醫師協助跨縣市媒合,進入早療幼兒園,3週後開始講話,3個月後「嘰哩呱啦」,6個月後就與一般小孩無異。

「很多時候忽視是因為愛。」收治個案的新竹縣小兒科診所醫師麥建方表示,孩童成長是連續性過程,在3歲以前是早療黃金期,超過5歲可能就難以挽回。現在房價、物價高漲,很多父母忙於生計,只能將孩子交給祖父母或送托嬰,但非親職照顧方式多為「希望孩子不要出狀況」,殊不知少了聊天等外界刺激,會使語言發展出問題。

▲▼ 兒童專責醫院(圖/記者嚴云岑攝)

▲衛福部長薛瑞元。(圖/記者嚴云岑攝)

麥建方提到,刺激孩子的語言發展可從孕期開始養成唸故事習慣,用豐富的圖片與文字、語調,刺激大腦聽覺中樞,進而連結到語言發展。在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後,自己也透過家庭訪視,至少找出3名發展遲緩個案進行後續媒合,經過語言治療師介入,也逐漸恢復溝通能力。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幼兒專責醫師制度」概念雛形是當年任屏東縣衛生局長時提出,經前部長陳時中延攬到衛福部後推動,109年起先以試辦計畫推行,今年起擴展到22縣市,幫每一位0~3幼兒都配置專科醫師,進行疫苗追蹤、照養衛教與定期追蹤。

「很多兒童悲劇都是從『追不到』開始。」薛瑞元表示,目前計畫是開放醫師自願加入,後續會持續與婦產科接軌,讓孩童一出生就可以登兒科系統,希望未來能將計畫涵蓋率到100%。

屏東縣瑪家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江麗香就承接了孕婦到嬰兒的連續性照顧,因母親就學時意外懷孕,父親也因年輕無固定工作,原生家庭支持系統不足,最後適用族群文化充權加上宗教組織,協助母親育兒。現在孩子已經2歲多,媽媽也完成學業即將投入社會,更與孩子的父親結了婚,算是見證了美好的結局。

▼衛福部「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今年起於22縣市推動。(圖/記者嚴云岑攝)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圖/記者嚴云岑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