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期中選舉4大結果 紐時分析「勝負多變」:一切都可能發生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美國將於美東時間8日舉行期中選舉,改選全席眾議員、部分參議員及部分州州長。《紐約時報》形容,「在今年的期中選舉,幾乎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有輸贏局面都有機會出現,包括共和黨壓倒性勝利、民主黨保住兩院,但民調仍可能失靈,出現出乎意料的結果,最終決定權仍掌握在選民手上。以下為該報分析的4大可能結果。

1、共和黨明顯獲勝

根據《紐約時報》與錫耶納學院(Siena College)共同民調結果,選民不認同總統拜登的表現、偏好共和黨把持國會。雖然民主黨眾議員握有現任優勢,共和黨因為候選人不受歡迎而處於劣勢,但只要少部分選民吞忍對不受歡迎候選人的懷疑,拋下對民主黨長年議員的熱情,共和黨也能度過美好的一晚。

▲▼美國國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國會山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不過,若共和黨勝利,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確定,賓州、內華達州及亞利桑那州的結果可能數天才會出爐,如果沒有選舉人獲得50%選票,就需要舉行兩輪決選制(runoff),導致喬治亞州結果遲至12月才公布。

▲▼ 美國期中選舉,拜登,民主黨。(圖/路透)

▲拜登支持率在40%左右徘徊。(圖/路透)

2、民主黨感覺贏了

眾院目前席次為民主黨220席、共和黨212席、空缺3席。不過,有鑑於近期民調結果,即使民主黨丟掉眾院,只要仍保有參院多數,便「感覺好像贏了」(feels-like-a-win)。

民主黨若要保住參院,必須在4關鍵州贏得3州,也就是賓州、喬治亞州、內華達州及亞利桑那州。雖然關鍵州參院結果很可能無法在當晚公布,但若民主黨能在俄亥俄州、威斯康辛州及北卡州保持勢均力敵,並且穩住東岸眾院席次,可能開始樂觀以待。

▲▼ 美國期中選舉,共和黨,川普。(圖/路透)

▲共和黨期中選舉民調看好,川普也被預期可能在近期宣布參選2024總統大選。(圖/路透)

3、共和黨壓倒性勝利

若共和黨再次被民調低估,在今年期中選舉大獲全勝,這股「紅色浪潮」(red wave)不讓人意外,也不難解釋。

拜登支持率一直徘徊在40%出頭,和過去多位總統期中選舉相比差不多低迷、甚至更慘,包括川普、柯林頓及歐巴馬。上述3場期中選戰,在野黨都獲得40席以上眾院席次,隨著共和黨民調穩定成長,不難想像他們獲得更決定性的領先。

美國社會兩極化,人們很容易認為,共和黨不太可能獲得決定性勝利,尤其過去8次總統大選之中,民主黨就贏了5次。但紅色浪潮不一定發生在民調產生系統性偏差的時候,只要中間選民決定利用選票制衡總統的政黨,不論他們對現任執政或立法者的看法如何,就有可能發生。又或者,共和黨選民投票率出乎意料地高,而年輕、非裔、拉丁裔選民待在家的人數更多。

4、民主黨驚喜取勝

民主黨在參眾兩院獲得多數席次的「驚喜之夜」不太可能發生,因為民調結果傾向共和黨,而自從實施現代化民調至今,沒有一位總統支持率低於50%、卻仍在期中選舉獲得更多眾院席次。不過,民主黨驚喜取勝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為他們在眾院選戰仍有一定競爭力。

美國黨派兩極化現象明顯,許多民主黨選民認為民主受到威脅,但另一些人對於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感到憤怒,民主黨在高等教育選民的優勢,很可能成為任何選舉失利的關鍵因素。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